打开“角色经济”的魅力魔盒

    在美国,角色经济从一只米老鼠发端,推动了迪士尼这个国际知名品牌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在日本,角色经济从动漫世界走出,在游戏、小说等领域发掘出进一步焕发生机的可能。在韩国,角色经济独辟蹊径,从网络聊天工具的表情包到基于明星开发的角色商品,令角色经济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中国,角色经济可否从新的视角开辟一片蓝海?角色经济从业者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专家视点

    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间,中国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2020年动漫衍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相对于更为人熟知的IP、文化创意等概念,角色经济作为衍生品行业的特有类型,在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能:十二栋文化从爆款微信表情包起步,到开办“LLJ夹机占”抓娃娃机店,再到打造衍生品品牌BC12;刀刀狗由人气图文漫画发迹,依靠盲盒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快看漫画以一款台历试水,如今将角色产品引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角色经济在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存在何种困难?专家对此有话说——

    宋磊(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需要形成优秀动漫形象营销和角色经济运营评价体系

    角色经济在中国,一是市场意识日益增强,有些企业开始意识到动漫形象是宣传品牌、传播信息的好手段、好方式,进而会主动去设计一些角色形象;二是市场主体范围在扩大,从起初的广告公司到设计公司,再到动漫企业,参与方逐渐多元化;三是应用领域明显拓展,向实体经济日益渗透,从快消品、服装向机械、医药、物流等行业拓展,很多与动漫关系不大的实体经济企业也在尝试角色经济运营。

    角色经济在中国也面临理念普及度不高、整体设计水平不高等问题。首先,角色经济在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大概只有不到20%的企业会考虑借助某个形象进行企业宣传,不过,这也说明市场空间非常大。其次,由于设计水平不够,形象虽然设计出来了,但对消费起不到拉动作用、对品牌塑造不能形成正向刺激,令营销和运营效果大打折扣。

    整体来看,角色经济当前是“从无到有”,未来则是“从有到优”。在“从无到有”阶段,谁先有理念,谁就能率先在市场立足,抢先享受到这片蓝海的红利;到“从有到优”阶段,需要形成优秀动漫形象营销和角色经济运营评价体系,如日本每年推出的吉祥物大赛、排行榜等,还需要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智库等。

    高铭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委会理事、京狮联萌策划人):好的故事才能创造好的角色,才有价值

    《2019全球授权市场报告》显示,从IP类别看,目前占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类别是娱乐/角色,占43.8%。角色经济的本质就是卖形象,用人们喜欢的、知名的、可辨识的、不同风格的卡通形象去赚钱。

    从产业结构上看,美、日、韩都是依托全球发行的系统市场,而中国的内容产业尤其是动漫产品大多以国内市场为主,还处于发展上升的状态。

    此外,中国动漫形象与海外知名品牌相比竞争力较弱,内容不够国际化。这其中的核心困难在于故事,尤其是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和文化。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创造好的角色,只有好的角色才能让人喜欢和记住,只有让人长期喜欢和记住的角色才有价值。

    角色经济的价值是更长的生命周期、更大的价值空间、更具想象力的衍生市场,建议做好产品,从人性角度去思考产品的主题;了解品牌相关的知识,用品牌思维去思考内容产品;深入思考想要什么,以及能够带给从业者和投资者什么。

    梁龙(深圳市恩方文化传媒传播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国内欠缺的是国际化运营视野和角色运营人才

    相对于美、日、韩来说,中国的角色经济还有一些差距。差距不是在制作上,而是在运营上。国内欠缺的是国际化运营视野和角色运营人才。但这几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的出现,表明国内的动画电影已经达到了国际一线水准。

    中国发展角色经济,依靠政策支持、资本助力、平台运营。目前,美、日、韩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导致行业下滑;而中国是多平台竞争,资本更充裕,政策也越来越完善。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大量代理国际IP,我们的IP运营已逐渐开始与国际接轨。此外,国际经济增长与贸易额的下滑、产品同质化严重、侵权成本增高等多种因素,让国内企业进一步意识到IP授权带来的益处。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