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升级态势下,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及完善国内种植结构将成为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55亿亩,比上年增加978万亩,增长6.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17亿亩,比上年增加871万亩,增长8.1%;其他杂豆播种面积增加107万亩,增长2.9%。薯类播种面积1.34亿亩,比上年略减5万亩。2017年,我国大豆产量1440万吨,较上年增加11.3%。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为9553.42万吨,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3.85%;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为3963814.26万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6.65%;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均价为414.91美元/吨,进口均价同比增长2.46%(不考虑汇率因素)。

    2017年我国大豆出口数量为11.22万吨,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1.79%;2017年我国大豆出口金额为9115.72万美元,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5.93%;2017年我国大豆出口均价为812.56美元/吨,出口均价同比下降4.69%。

    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553.42万吨,较上年增加13.85%。总需求量达到10982.20万吨,较上年增加13.5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大豆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受食用油终端消费结构调整、小油品市场份额增加等影响,消费增速逐年放缓。从供给看,虽然国内大豆产量增加,但进口增长速度更快,我国大豆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6.99%。

    2017年我国大豆主要从巴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进口,其中从巴西进口的产品数量占比为53.31%;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大豆进口来源地,2017年从美国进口产品占比为34.39%。

    中美贸易摩擦,在中美经济交往中时有发生。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领域:1.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该领域通常是竞争性的;2.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该领域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

    2017 年以来全球贸易战火愈演愈烈, 2017 年,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 21 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 75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5 起、反补贴 13 起、保障措施 7 起,涉案金额总计 110 亿美元。遭遇美国发起337 调查 24 起,涉案金额超过 25 亿美元。

    2018 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势头有增无减。美国对中国的塑料装饰缎带产品双反调查、大口径焊管产品双反调查、对原产于泰国、中国和斯里兰卡的橡皮筋双反调查。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也宣布对原产地为美国的进口高粱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商务部掌握的初步证据表明,因受美国政府补贴,大量且低价高粱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国内的高粱产业造成了损害。

    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大豆最大的购买方,是美国大豆最大的出口目的国。 总体上,从全球大豆产需看,美国是全球大豆第一大生产国,中国是全球大豆第一大消费国,分别在大豆供需两端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中国需要进口美国大豆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美国更需要中国采购,来实现大豆农民的收入。

    2018年以来随着贸易争端的加剧,我国正式宣布将对美国大豆征收25%的关税,美豆的进口成本甚至超过了国产大豆,优势荡然无存。

    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将使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700—800元/吨,较巴西大豆高300元/吨左右。由于加征关税后失去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将大幅减少美国大豆的采购。

    大豆是美国农业一大支撑,根据美国相关报告:假如中国对进口原产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量将下降65%,美国大豆总出口量将下降37%,大豆总产量将减少15%,美国大豆生产价格将下降2.6%-5.2%,美国经济每年可能损失170亿-330亿美元。

    国内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关联性较强,近年来受国际大豆价格走低的影响,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严重,国产大豆在价格上一直处于劣势。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常态化,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国产大豆价格优势将逐步凸显,竞争力提升,国产大豆的压榨价值将重新被定位。如果国产大豆价格持续走强,农民种植意愿回暖,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此外为满足国内市场庞大的大豆需求,我国大豆进口结构将日趋多元化。

本文采编:CY209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