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快可能在2020年3月全面放开计划生育 对社会有哪些影响?【图】

民法典分编草案整合完毕后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2020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顺利过审,我国最快可能在2020年3月全面放开计划生育。

    我国的计生政策始末

    我国的计生政策始于1978年,当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写入宪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呼吁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1982年9月,计划生育国策被写入中共十二大报告,并在同年12月落实到宪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自此,“严格一孩”计划生育国策开始长期推行。

    本来,根据1980年中共中央《公开信》,当时中央预期只执行三十年计划生育就调整,认为“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时期被大大延长。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28日,《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再到2016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至此,施行了近40年的的独生子女政策走向终止。

    出生率低迷,人口老龄化扑面而来

    从“双独二胎”,“单独二胎”,再到“全面二孩”,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松绑。然而,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已实施两年多,但中国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仍然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63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6年为12.95‰;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2016年为5.32‰。同时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均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此外,2017年全国31个省份中,还有6个常住人口为负增长。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前所未有。中国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预计中国将于2025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此后还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规模方面,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2017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亿,预计到2050达3.6亿,也就是说,届时每4个人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中国老龄化比例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7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

 

    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2018年元旦,全世界人口总数达74亿4444万3881人,比2017年元旦增加7852万1283人,增长1.07%;中国总人口数仍排名第一,印度居次,美国排第三。

    中国人口数量14.095亿,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 13亿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印度以13.39亿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已经非常接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很有可能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3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分别是过亿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中国男女占比

    2017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1137万人,女性人口为67871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2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男性104.81∶女性100。

近年来我国男女性别比例

年份
男女性别比例
2014年
105.13:100
2015年
105.06:100
2016年
105.02:100
2017年
104.81:1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整理

 

    在生育政策不断松绑的前提下,我国出生人口仍然总体下滑且大幅不及预期,这与现代人的生育意愿不无关系。分析普遍认为,生育成本和城市新生代家庭的生育观念成为抑制家庭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不少年轻人担心抚养成本过高,经济能力不够,或受个人的生育偏好影响,令年青一代的生育率很难提高。

    中国已有多地调整政策鼓励生育

    面对持续低迷的出生率,辽宁、湖北、新疆等地纷纷出台了鼓励生育的福利政策。

    辽宁省政府率先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包括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

    湖北咸宁市则发布《关于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政策内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配偶护理假延长至1个月;并将符合规定的分娩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另外出生的第二个及以上孩子,可减免一定金额的保教费。

    新疆石河子市也规定,生育二孩(不含领养)的家庭,可领取顺产500元/户、剖宫产1000元/户的住院分娩补助。二孩在0-3岁期间,每户还将给予适量奶粉补贴。

    而陕西省发布的《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更是明确表示,要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

    由此看出,孕期、产后、教育、医疗、住房等可能将是放开未来生育计划配套政策的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

    若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影响有多大?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层面

    随着生育政策的全面开放,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的基本国情,新生人口的数量必然会有相应的增长,人口数量增多,必然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自然而然的就会加剧经济的压力,我国近几年虽然经济发展较快,大有崛起之势,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如果这时人口增长较多,势必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力。

    然后对于社会的层面的影响

    由于新生儿的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在意的那个程度上促进新生儿行业的发展,比如新生儿用品等企业等,但是说到这,有一个新问题我们不可不提及,由于新生儿的数量增加,对于等的需求量肯定会大大增加,但是幼师的数量并不是说增加就能增加的,并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以后,学校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以后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有可能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大,这一方面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考虑。

    其次就是对于家庭的影响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抚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结婚所需要的花费也是成倍递增的,所以对于那些中等家庭来说,全面开放生育政策从而会大大增加他们的经济压力。所以说这也是为啥生育政策全面开放以后,许多家庭还是不要孩子的原因所在了。

    最后就是对于老龄化的影响

    随着前几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新生儿数量下降严重,到今天老年人数量之多,造成了现在的较为严重的老龄化,于是也就看到了,现在刚结婚要至少赡养六个老人的情况,老龄化也使现在的社会劳动力的确实,全面开放生育政策以后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从而促进以后经济的平稳。

 

    全面放开生育已十分紧迫?

    鼓励二孩并全面放开生育的必要性紧迫性正在上升。根据国际经验,人口总和生育率呈倒U型规律,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总和生育率先升后降,这就是为什么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反而生育率低。而且,以史为鉴,日本、德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早已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包括生育补助、税收优惠、产假延长等,但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效果明显,生育率明显回升。

    应尽快实行鼓励二孩乃至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在不断提高中国人口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进中国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尽快打破城乡户籍限制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尽快打破要素垄断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人的社会阶层流动,并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一步推进养老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已经到来的快速老龄化冲击。

本文采编:CY231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