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理发被坑,发际线男孩却火了!美容美发行业发展不能靠忽悠【图】

    8月29日,一条小伙被理发店欺骗消费的社会新闻刷爆网络,当事人@杭州租房小吴 出镜后因外表个性而爆红网络,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甚至有段子调侃“那些说钱买不到快乐的人,只是因为你的钱不够多。你看小吴,他花了2500理发,全国人民都很快乐。”

    杭州租房小吴今年18岁,8月28日他去大学路146号的尚进美容spa店理发,对方说有个免费的项目可以体验。小吴去做了个提发际线修鬓角项目,在店员的劝说下办了张预付卡。结账的时候,对方给出的消费清单要39000多,折后一万八。最后小吴报了警,付了2500元。在工商以及物价局介入下,尚进美容spa店已经道歉,并退回所有费用。

    这些年,美容美发行业一直备受诟病,过度推销,产品名称让人眼花缭乱顾客无法分辨,价格不透明,收费价格混乱,消费卡泛滥成灾,顾客办完预付卡店却突然消失等等。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美容机构总数约153.2万家,到2017年全国约有357万家各类美容机构,其中近半数左右的机构是近五年开业的。

    2012年,全国美容美发活动单位数为27.1万家,2013年减少至25.0万家。2014年开始,全国美容美发活动单位缓慢增长,2017年全国美容美发活动单位达到33.7家。

    从行业结构来看,在全国美容美发行业活动单位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数量为13.70万家,占行业全部企业数量的43.23%;专业美发企业数量为17.99万家,占行业全部单位数的56.77%。

    近年来,我国美发行业走向成熟期,市场消费增长进入平稳期。在美发美容行业高速发展期间,产品、门店的增长经历了爆发期。由此造成产品、门店的过剩,企业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只有依赖营销作为业绩增长的核心手段。“套餐”、“办卡”、“豪华装修”等不同形式的营销活动层出不穷,部分企业从中的确尝到了甜头,由此造成营销之风越演越烈。

    2017年,《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包含预付式消费等多方面定下新规矩。经营者自营业执照核准登记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发放单用途商业预付凭证(以下简称预付凭证)——也就是说,新开业的商家不得要求消费者办卡。小吴所消费的美发店,今年六月份才刚成立,显然不能要求小吴办卡。

本文采编:CY251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