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在即 医药降费加速 药品采购将不再集中【图】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须、有效、价廉。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成本效益比显著的187种中西药调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同时,此次调整也是2018年下半年中国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基本药物目录扩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而在医药降费加速的背景下,目录的调整也有望为减轻患者负担助上一把力。

    基本药物制度

    所谓基本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中国从1977年便引入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并逐步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的制定工作。2009年8月,原卫生部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此,我国开始启动基本药物制度。2012年9月21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经原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提出将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指导性文件,推动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救命药”调入“神药”出局

    会议内容显示,目录调整将重点聚焦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据悉,此次调整在覆盖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科、慢性病等病种,调入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成本效益比显著的187种中西药,其中有肿瘤用药12种(靶向治疗药品6种);有临床急需儿童药品22种;纳入了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调整后,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将扩充到685种。今后新审批上市、疗效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将加快调入目录当中。

    同时,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有进有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基本药物的品种将是调出重点。耗资巨大又没有明确疗效的所谓“神药”、辅助用药将被摒弃。将此类“神药”调出目录,能够进一步规范辅助用药,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也能够进一步节省医保资金的支出,让老百姓用到治病效果好的药。

    医保联动 推动药物降价

    国务院会议提出,推进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等方式,推动降药价。建立基本药物、基本医保联动和保障医保可持续的机制,将基本药物目录内符合条件的治疗性药品按程序优先纳入医保目录,使医保更多惠及参保群众。在发挥基本药物目录指导性作用的同时,要允许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算好医保平衡的大账,重点做好“保基本”,切实为患者减负。

    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将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和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同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先制定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标准。对临床诊疗使用的基本药物,经过医保部门的相关程序之后,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还将通过财政全额保障或医保全额报销等方式,选择部分基本药物向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免费提供。

    加强管理 药物确保供应

    过去曾出现过基本药物缺货或采购难等情况,导致治疗延误。一些医疗机构不得不采购非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征求意见稿明确,医院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生优先选用。处方点评应将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对于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予以通报。

    医疗机构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保证了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上下一致,并与相应的制度对接,既能保证公众用药质量的安全,又能够保证公众负担相应降低。通过动态监测,有助于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药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可知,医疗药品近年仍然呈增长趋势。可见医药降费注定是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3月份,医药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较上年同月上涨2.6%;2018年1-3月平均,医药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

   2018年1-3月,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总体仍较为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3月份,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5%;2018年1-3月平均,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4.4%。

    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却并不明显,因此,国家下大力气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正式成立,未来的药品采购发展趋势分析如下:1、公开招标采购或将废除;2、国家谈判品种聚焦锁定;3、药品采购不再集中,多种方式将并存;4、实际采购价将被严格监管;5、DRG收付费改革带来的药价影响;6、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原研药的大杀器。

本文采编:CY215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