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企业,疫情不改公司产品放量趋势。1)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的创新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以研发创新为驱动,坚持基于光动力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的药物开发方向,坚持创新性药物研究以及强化药物产业化发展两头并重。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光动力技术平台的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商品名:艾拉)和注射用海姆泊芬(商品名:复美达),以及基于纳米技术平台的抗肿瘤药物长循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里葆多),主要覆盖皮肤性病治疗和抗肿瘤治疗领域。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公司产品正处于放量中,疫情影响减弱,三季度业绩向好。
2016 年-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7.22%,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7.91%。公司目前有上海和泰州两个生产基地,其中泰州基地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分别用于复美达原料药和注射剂的生产。公司具备年产230 万支艾拉、40 万支里葆多、16 万支复美达的产能。公司设计现有产能时即考虑了投产后较长时期的市场需求,设计产能相对充裕。2017-2019 年主要产品产销量稳定上升,各产品仍处于放量上升阶段。受疫情影响,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 亿元,同比下滑39.69%;归母净利润2,907.89 万元,同比下滑68.30%。第三季度公司业绩已显著恢复,实现营业收入2.61 亿元,同比增长11.29%,归母净利润5,576.90 万元,同比增长87.45%。
医药行业持续增长,细分市场规模扩大,光动力技术应用独具优势。1)皮肤病用药市场呈扩大态势。2018 年我国皮肤病药物市场总产值达到167.31 亿元,同比增长4.3%。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皮肤病是21 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这将带动皮肤病治疗及药物的需求,未来预期皮肤病用药市场将呈现规模扩大态势;2)光动力技术应用独具优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发布的《2008—2016 年中国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流行特征分析》研究结果中公布的数据, 2016 年,我国尖锐湿疣的报告发病率为24.65/10 万,全国报告发病人数为34.08 万人。我国的尖锐湿疣患病人数可能被大量低估,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容量。光动力疗法相对传统疗法具有创伤小、毒性低、高选择性、对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保护性高等独特临床优势。国内已上市的光动力药物为盐酸氨酮戊酸、维替泊芬、海姆泊芬、血卟啉等四个品种,2018 年合计销售额6.26 亿元,其中盐酸氨酮戊酸占比77.16%。3)鲜红斑痣发病率高,海姆泊芬获ICH 唯一批准对症治疗药物。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网扩张畸形。鲜红斑痣的发病率约为3‰-4‰,无种族和地区差异。
按照该发病率计算,中国过去数十年的鲜红斑痣的存量患者高达420 万人,每年新增患儿约5 万人。目前主流的鲜红斑痣的疗法为激光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治疗鲜红斑痣的海姆泊芬,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是集新药靶、新化合物和新适应症的一体新药,是 ICH(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监管机构成员范围内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的药物。
公司光动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两大产品临床竞争优势突出。公司是光动力疗法发展先驱,是世界范围内光动力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公司光动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基于该技术平台不断研发拓展,光动力药物是公司重要的产品群之一。目前,公司拥有包括盐酸氨酮戊酸、海姆泊芬、多替泊芬等成熟的光敏化合物,其中盐酸氨酮戊酸、海姆泊芬已于中国上市。在我国尖锐湿疣治疗用药领域中,公司产品盐酸氨酮戊酸制剂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且与市场上其他品种具有较大差距,市场地位稳固。1)艾拉临床优势显著,竞争壁垒高。艾拉为全球首个针对尖锐湿疣的光动力药物,上市多年后已成为临床首选药物。艾拉光动力治疗方案与传统疗法相比,显著降低了尖锐湿疣治疗后的复发率,解决了该疾病的临床难题,填补了特殊部位(尿道内、肛管内、宫颈部位)尖锐湿疣治疗的国际空白,成为国内光动力治疗的代表性产品。与其他领域的药物相比,光动力药物一般能够长期处于独家或者少数家的竞争状态。艾拉近三年销量稳定增长,2017 年、2018 年、2019 年销售分别为57.52 万支、69.96 万支、79.99 万支。艾拉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上半年销售额下滑48%,三季度下滑幅度有所收窄,艾拉因适应症为性病疣,疫情导致人员流动减少、诊疗受限,其恢复速度相对较慢。2)复美达光动力疗法有望替代脉冲染料激光疗法,市场空间大。海姆泊芬是公司另一光动力代表药物,是全球首个治疗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是集新药靶、新化合物和新适应症于一体的1.1 类新药。目前我国鲜红斑痣的主要疗法为海姆泊芬光动力与脉冲染料激光,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相比较传统的激光治疗方法,有着化合物结构稳定、代谢迅速、光毒作用低、病灶消退均匀、治愈率高、避光期短、瘢痕发生率低、不易复发等明显优势。根据鲜红斑痣发病率和复美达零售价推算,我国相关治疗领域存量市场空间也将超过200 亿元,每年新增患儿的市场容量约为2.5 亿元,市场空间大,且复美达填补了鲜红斑痣临床领域的治疗缺失,未来有可能逐步替代脉冲染料激光疗法,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复美达于2012 年获得新药证书,2016 年获生产批件,2017 年开始生产销售实现产业化。复美达上市仅三年,截止2019 年末,已累计销售4.52万支,累计销售收入达到1.69 亿元。2019 年复美达生产销售2.01万支,销售收入为7,905.55 万元。2020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2,120.53万元,同比下滑34%,三季度销售显著好转。
多柔比星市场份额居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首位,里葆多仍处于快速放量过程。1)细胞毒类抗生素包括蒽环类和多肽类,其中蒽环类药物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物质,是针对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癌、卵巢癌和肺癌等癌症的常用药物。多柔比星市场份额居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首位,增长最快。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主要归功于多柔比星脂质体制剂销售额的快速增长,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制剂与普通多柔比星制剂相比,具有作用时间长、心脏毒性低和肿瘤靶向性好等特征。目前该药物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用于一线治疗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等,二线治疗乳腺癌、骨与软组织肉瘤、病程有进展的艾滋病相关的卡波氏肉瘤等多种癌症。2018 年,蒽环类药物占据全球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的98.51%。我国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市场销售额逐年增长,从2013 年的28.69 亿元扩大到2018 年的56.44 亿元,2018 年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5.68%。2)公司于2009 年实现了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Doxil 的国内首仿(里葆多)。2018 年里葆多在我国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终端销售额排名第五位,在我国多柔比星制剂终端销售额排名第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9.52%和19.79%。2018 年、2019 年里葆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8.58%、68.08%。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销售额同比下滑30%,三季度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我们认为里葆多仍处于快速放量过程,待疫情影响减弱后,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坚持以创新研发为导向,业务定位契合医药创新发展方向。
1)国家陆续出台多个医药产业政策,鼓励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2)业务定位契合医药创新发展方向,四大核心技术平台驱动产业化开发。公司自创立之初,就始终以“探索临床治疗的缺失和不足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为核心定位,以是否能体现出独特的临床治疗效果作为项目评价的决定性因素,业务定位非常契合以医药创新为发展方向的产业化政策。公司坚持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光动力技术、纳米技术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的药物开发方向,公司采用针对选定药物拓展新的临床适应症以及针对选定疾病继续拓展新的药物并设计出新的治疗方案的研究模式。其中基因工程技术平台用于治疗肿瘤的注射用重组人鼠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MCC-DM1 偶联剂(“CD30-DM1”)项目正进行I 期临床试验,治疗三阴乳腺癌、膀胱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Trop2 抗体偶联药物和Her2 抗体偶联药物正进行临床前研究;光动力技术平台在研项目为海姆泊芬IV 期临床试验项目及美国注册项目、盐酸氨酮戊酸用于治疗HPV 感染的宫颈癌前病变临床II 期研究项目、盐酸氨酮戊酸用于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I 期研究项目;纳米技术平台治疗肿瘤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项目正开展临床前相关研究,并在大规模生产工艺上得到了突破,该项目的生产线改造已经完成,公司将视其市场情况尽快开展临床一致性评价研究并申请生产批件;口服制剂技术平台下,公司治疗肝胆疾病的奥贝胆酸已在中国大陆取得了相应的发明专利并已进入临床一致性评价研究。同时,公司开展的小分子靶向药物JAK1 选择性抑制剂是一个已确认对自身免疫疾病具有巨大治疗价值的研究领域,公司期待可以发现一个具有治疗学优势的创制新药(me-better)产品。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共十二章,包含辅酶Q10投资建议,中国辅酶Q10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中国辅酶Q10投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