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钠离子电池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钠离子电池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钠离子电池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3年钠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钠离子电池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脱嵌,在电解液中游动穿过隔膜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钠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钠离子电池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高温钠离子电池和室温钠离子电池,高温钠电池是有钠离子导电的陶瓷电解质为隔膜,以金属钠或钠的化合物为活性物质的一类二次电池,钠硫电池和钠-氯化钠电池为高温钠离子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和溶剂系钠离子电池为常温钠离子电池。目前已开始小批量应用的主要是常温钠离子电池,尤其是以溶剂系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新能源低速交通工具、大规模储能、工程机械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钠锂性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使得钠电与锂电原理相同,但钠离子电池能否规模化量产取决于其能否成功降本,目前主流负极是硬碳,锂电正极成本占43%,而钠电正极成本占26%,且负极成本占比提升16%,使其在成本结构上重要性有所提升。
钠离子电池在部分领域有望成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补充,钠离子电池关注度越来越高。2022年底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产能为2GWh,按照目前行业企业产能规划以及投资建设情况,2023年底行业产能在39GWh左右,2029年底国内产能有望增长至320GWh。
宁德时代借着上海车展的东风,发布了钠离子电池和凝聚态电池产品。号称能够“杀死燃油车”的凝聚态电池作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宁德时代在车展上宣布其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车型,钠离子电池迎来产业化,行业产量及需求量迅猛增长。2022年我国钠离子电池产量约为0.5 Gwh,钠离子电池需求总量为0.10GWh;预计2023年我国钠离子电池产量约为3 Gwh,钠离子电池需求总量为1.65GWh左右。
锂电池以优异的性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碳酸锂价格暴涨,锂电池成本大幅上涨,给产业链带来了压力,企业纷纷寻求新材料体系的突破,钠电池凭借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能,以及丰富的原料储备,2010年以来,钠离子电池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钠离子电池已逐步开始了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应用的阶段,国内外已有超过二十家企业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相关布局,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英国FARADION公司、法国NAIADES计划团体、美国Natron Energy公司、日本岸田化学、丰田、松下、三菱化学,以及我国的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对电池的需求量增加,锂离子因全球锂资源匮乏未来将无法满足要求。钠离子电池因其与锂具有非常相似的理化性质得到重,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发展迅猛。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量激增和双碳背景下的储能板块对电池需求的叠加,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投入势必呈增大态势。未来通过材料改进提高材料成熟度以及行业规模化的生产将会使得钠离子电池材料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2024-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钠离子电池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