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多晶硅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多晶硅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环境、市场现状、需求情况、竞争格局、区域发展潜力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多晶硅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多晶硅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多晶硅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这些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多晶硅。多晶硅呈现灰色金属光泽,密度2.32~2.34g/cm3。熔点1410℃。沸点2355℃。
按纯度等级与用途不同,可以将多晶硅分为太阳能级(光伏级)、电子级(半导体级)和其他类。太阳能级多晶硅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而电子级多晶硅作为芯片等生产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产业。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之前,多晶硅被认为是电子工业的基石,全球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和99%以上的集成电路都是由硅材料(含单晶硅及多晶硅)制造的。而随着光伏行业对上游硅料的强劲需求,太阳能电池芯片对多晶硅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半导体多晶硅的发展市场需求,多晶硅经历了由“半导体产业主导”向“光伏产业主导”的转变。目前,光伏行业是多晶硅使用量最大的行业领域。
2021年以来多晶硅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不断攀升。价格飙涨激发了行业投资热情与投产进度,多晶硅行业名义产能从2021年的62.3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14.5万吨,产量自2021年的50.6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82.7万吨。受产能爬坡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的81.22%下降至2022年的72.23%。
受产品需求量以及价格波动的影响,国内多晶硅市场规模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2022年在需求数量与价格大幅上涨的提振下,国内多晶硅市场规模飙升至2181.11亿元。2023年起,随着新增产能不断释放,硅料价格也有望逐步企稳,后市或将回落至合理区间,将推动光伏产业更加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多晶硅产能分布不均衡,呈“西多东少”分布格局,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四川等电力资源较为丰富地区。我国硅料生产成本优势显著,改良西门子法为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方法,国内多晶硅领先厂商均在积极扩产。2022年,国内多晶硅行业龙头通威股份的产能超过26万吨,全年产量达26.69万吨,产量占多晶硅总产量的32.27%。大全股份、新特能源、协鑫科技等厂商市占率达10%以上,CR4产量集中度达70%以上。
《2024-2030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多晶硅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