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光伏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光伏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光伏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光伏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光伏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光伏产业,主要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以及光伏发电的应用等多个环节。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工作正在加速部署,光伏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从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设计和运行方式两个方面来看,光伏发电系统可归类成独立型、并网型与混合型等几种模式。
光伏产业链包括:高纯多晶硅、硅棒/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其中,上游为高纯多晶硅的生产,中游为多晶铸锭/单晶拉棒、切片、光伏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光伏发电系统。
在海外市场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出口增速不断提升,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等环节,我国产量仍维持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多晶硅产量82.7万吨,硅片产量357GW,电池产量318GW,组件产量288.7GW。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虽起步略晚,但发展迅速,在螺旋式上升中不断发展:
1)快速发展期(2004-2010 年):中国光伏制造业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规模,2009 年,我国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光伏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催生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
2)产业剧烈调整(2011-2013 年):上一阶段的快速回升导致行业产能增长过快,但是欧洲补贴力度削减带来的市场增速放缓,导致光伏制造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我国光伏制造业再次经历挫折,几乎陷入全行业亏损。
3)产业逐渐回暖(2013 年-2017 年):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随着国内光伏技术的快速进步,从国产原、辅料到国产设备成为主流,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发电效率,光伏发电成本已越来越接近于上网电价。
4)531 新政整改(2017 年-2019 年):国家相关部门用补贴政策助力光伏产业完成再一次复兴后,盲目扩产、消纳、补贴缺口等问题逐渐暴露。2018 年政府出台 531 新政,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光伏新增装机量开始下降。
5)开启平价元年(2020 年-至今):多晶向单晶转变、大硅片的扩产潮、PERC+异质结等新兴电池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光伏产业成本的不断下降,开启光伏平价元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应用市场,我国已成为各类新型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转化与应用的孵化地。未来我国将继续聚焦国际光伏发电技术发展重点方向,引领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化技术持续创新发展。
光伏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晶体硅电池仍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主导地位,并以PERC技术为主。采用TOPCon或HJT技术的N型晶体硅电池在综合考虑效率、成本、规模,具备较好市场竞争力后,有望成为下一个主流光伏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等基于新材料体系的高效光伏电池以及叠层电池作为研究热点,待产业化技术逐步成熟后有望带来下一个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阶跃式提升。
《2024-203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光伏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