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上线,《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锂电池设备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锂电池设备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锂电池设备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锂电池设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基本情况、市场容量、各重点细分产品、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锂电池设备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锂电生产设备是指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所需生产机械设备的总和,简称锂电设备。由于锂电池生产过程的工序复杂性、材料特殊性与多元性、工艺参数敏感性与高标准,智能制造装备是锂电池生产流程中的必要装备。
按照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来看,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电芯制造、电芯装配、电芯检测和电池组装4个环节。其中电芯制造属于前段工艺,包括制作电池正负极片;中段工艺为电芯装配,包括电芯卷绕/叠片、极耳焊接,入壳封装和电芯注液;电芯检测和组装后段工艺,包括化成分容、检测、成组、PACK工序等。
中国锂电池生产设备发展始于1998年,当时国内专业锂电设备制造商极少,锂电设备严重依赖进口。2003年国内锂电设备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自动夹持式化成检测系统、双面间隙式涂布机、一体式卷绕机等相继面世。2006年锂电生产设备制造企业开始形成规模,但整体技术水平较弱、自动化程度较低,锂电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是半手工半机械化。
2013年至2017年,3C电子对电池高能量密度、安全性等的要求更高,新能源汽车对电池一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传统半自动化生产模式难以满足这些高品质的需求,迫使锂电池生产厂商采用大规模高程度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同时由于对锂电池长期前景的看好,一批行业外企业加速进入锂电新市场,带动整个锂电制造设备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该阶段,规模扩张增速较大。
2018年以来,锂电行业市场整合加快,行业内一批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出现了产能停滞甚至退出市场,行业头部企业仍继续扩张,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质的头部企业集中。因此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日益趋于理性。2020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放量,动力电池领域相关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国内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迎来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形成“碳中和”、“碳达峰”共识,主要汽车生产及消费国均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极大拉动了锂电行业相关需求;储能锂电池方面,新能源装机和发电渗透率持续提升,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导致对储能的需求大幅增加,随着锂电池成本不断下降及性能的不断提升,电化学储能正日益成为新型储能的重要方式;数码锂电池方面,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无线蓝牙耳机等新兴3C数码电子产品的兴起,对锂电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锂电池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极大拉动对锂电设备的投资需求,2022年,我国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约为860.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动力锂电池是主要应用领域,需求约占总规模的七成。
锂电设备行业专业分工较细,企业更多从事单一设备的研发生产。我国锂电设备制造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内从事相关设备制造的企业较多。行业内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主要从事生产线上某一种设备的制造。规模较大的企业目前多专注于锂电生产线上部分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国内掌握锂电设备技术、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主要有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关村嘉拓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
国内企业生产的锂电设备种类不尽相同,侧重点不一样,仅仅在各企业生产的交叉设备上存在竞争。未来随着以动力电池为主的高端需求快速发展,锂电企业将倾向于购买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技术实力的品牌设备,市场份额将持续向几家规模较大且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集中。
《2024-2030年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锂电池设备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