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医用高压氧舱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医用高压氧舱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医用高压氧舱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医用高压氧舱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医用高压氧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医用高压氧舱行业发展环境、产业环节、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医用高压氧舱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医用高压氧舱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医用高压氧舱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医用高压氧舱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医用高压氧舱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医用高压氧舱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医用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的关键设备,所有与缺氧有关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疾病均可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是高压和富氧的密闭环境,集气、电、机、电工程、生理和医学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作为特殊的载人容器,其使用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按照加压介质可将医用高压氧舱分为空气加压氧舱与氧气加压氧舱两类。
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按加压的介质不同,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加压舱(又称为氧气加压舱)两种。
高压氧舱与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度相关,高压氧舱与高压氧医学发展基本上密不可分,其市场也随着高氧医学的发展、适用病症的拓宽而不断增长。总体而言,从上个世纪开始,高压氧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高压氧舱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发展为一门完整的学科。
我国高压氧医学自1964年创立以来已走过了50年历史。经历了五个阶段。
近年来,高压氧医学发展很快,国外(如美国Perry、德国的豪仕、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它对急性及缺氧、颅脑损伤、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美尼尔氏综合症、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皮肤慢性溃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疾病有较好的作用,特别对急性有害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非常有疗效。医用高压氧舱产品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美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厂家规模上,都在世界前列。
目前国内单人氧舱和多人氧舱生产居多,国内最大的多人氧舱(称为舱群)可同时治疗30多人。2022年我国医用高压氧舱市场规模7.6亿元,其中大中型医用高压氧舱市场规模为6.22亿元,小型及其他医用高压氧舱市场规模为1.38亿元。
在我国,医用高压氧舱作为载人压力容器,制造医用高压氧舱的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许可证,行业进入壁垒较大,故现阶段行业内竞争者数量较少。目前,已取得许可证的企业有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七零一所杨园高压氧舱有限公司、宁波高压氧舱总厂、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从医用高压氧舱生产企业的分布来看,区域特征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上海、山东等地,产业集群效应明显。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西部地区,其中上海、福建、广西等地医用高压氧舱产品渗透率相对较高,总体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高压氧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同时临床高压氧治疗的需求又为高压氧设备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发展的动力,二者相互依存和促进,不断推动高压氧医学向更高、更深、更优的层次发展。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氧舱自动控制系统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高压氧治疗提供愈加完善的设备保障。
从目前医用高压氧舱的发展趋势看,其发展方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024-2030年中国医用高压氧舱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医用高压氧舱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