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组织编撰的《2025-2031年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国产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市场研究报告,是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忠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旨在为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生产厂家、政府机构、业界专家了解和掌握中国国产医疗器械发展脉络提供全面参考。
《报告》自2018年开始出版,每年一版,目前已连续7年。智研咨询研究团队持续跟进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历程,总结现状、深化研究、探索规律,《报告》总计11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国产医疗器械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国产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国产医疗器械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通过详实的数据,全面总结和回顾了2024年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新趋向、新亮点,同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为下一步国产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未来的展望。
国产医疗器械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并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审批的医疗器械产品。其核心特征包括国内生产制造、自主知识产权、核心部件国产化以及非贴牌组装。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作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取,并非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其他方式获得。国产医疗器械主要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和风险程度进行划分,分为第一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和第三类医疗器械三类。
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以及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12980亿元,同比增长17.15%。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不断取得突破,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特别是在医疗影像设备、高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等领域,国产龙头企业已经打破了海外垄断,部分成熟产品正在加速全球化进程。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之一。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医用原材料、电子器件、生物化学原料、软件系统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其中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钛合金用于骨科植入物)、高分子材料(如医用塑料用于一次性耗材)和生物材料(如用于心脏支架的支架材料)等,电子元件包括芯片、电路板、传感器等。产业链中游为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医疗机构、诊所、家庭用户等终端用户提供医疗服务。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这些地区凭借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集聚地。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国产医疗器械十余年发展的专业机构,智研咨询希望能够与所有致力于与国产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携手共进,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专业咨询与个性化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为行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