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速冻火锅料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速冻火锅料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速冻火锅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速冻火锅料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发展环境、上下游产业链、国内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速冻火锅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速冻火锅料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速冻火锅料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速冻火锅料是速冻食品的一种,主要是指火锅配菜、关东煮、麻辣烫等用途的速冻调制食品,主要包括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以及部分速冻其他制品。
速冻鱼糜制品是将粘稠的鱼肉浆(生鱼糜)经成型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再进行深度快速冷冻,并在低温(一般-18℃)中储存、运输、销售的食品,包括爆汁小鱼丸、仿蟹柳、包心鱼豆腐、章鱼丸等品种;速冻肉制品主要以畜禽类肉质为原料,加工工艺基本与鱼糜制品一致,包括霞迷饺、撒尿肉丸、火锅饺、水晶包等品种;速冻其他制品包括以豆腐等原材料为主的速冻产品。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卫生、食用方便、营养美味的速冻火锅料的市场需求也有所增加,使我国速冻火锅料行业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国内速冻火锅料产量和需求量呈现震荡上升态势,2021年我国速冻火锅料产量251.9万吨,需求量230.3万吨。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我国速冻火锅料产量为243.7万吨左右,需求量为222.6万吨左右,均有小幅下降。
从速冻火锅料细分产品产量格局来看,近年来我国速冻肉制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产量占比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速冻肉制品及其他产量为117万吨,占比达46.4%。相应的,我国速冻鱼糜制品产量占比呈现下降态势,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2021年产量为134.9万吨,占比53.6%。2022年我国速冻肉制品及其他产量占比约为46.5%,速冻鱼糜制品产量占比约为53.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速冻火锅料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了安井食品、海欣食品等一批大型速冻火锅料企业,但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性,行业内并没有出现垄断性的龙头企业。总体而言,我国速冻火锅料行业的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集中化趋势明显。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1年安井食品加强新品、次新品的销售推广,且加强生产技术改造,保证销售持续增长,2021年其速冻鱼糜制品及肉制品业务实现收入56.20亿元,同比增长21.55%;而海欣食品实现收入13.37亿元,同比下降6.84%。
从毛利率来看,2021年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均呈现下降态势,分别为23.53%和19.10%,这主要是因为人员工资成本增加、生产投入增加、运费增加等因素导致的。
速冻火锅料因其便捷、营养的产品属性,符合消费者追求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速冻火锅料消费场景的丰富化,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促进速冻火锅料行业未来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借助“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进而全国化布局的推进,产品结构的不断迭代,面对BC两端更加细分的需求,以及先入为主的品牌优势,头部企业竞争力和规模效应有望不断增强。加之食品安全和环保监管日趋严格,部分不规范的中小作坊式企业预计逐步退出市场,使低价竞争的环境有所改善,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企业转移,头部企业的品牌优势会逐步凸显并进一步提高。
此外,常规速冻火锅料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偏低,随着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高品质、品牌化的产品。上市公司也在高端产品发力,走产品差异化竞争路线,主要厂家均推出中高端产品。
《2024-2030年中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速冻火锅料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