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功能性硅烷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功能性硅烷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功能性硅烷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功能性硅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发展环境、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功能性硅烷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功能性硅烷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从结构上来说,通常将主链为-Si-O-C-结构的有机硅小分子统称为功能性硅烷。从功能上来看,功能性硅烷多为杂交结构,多数产品在同一个分子中同时含极性和非极性两类官能团,可以作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界面桥梁或者直接参与有机聚合材料的交联反应,从而大幅提高材料性能,是一类非常重要、用途非常广泛的助剂。
功能性硅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活性有机基团与Si的相对取代位置可分为γ-取代和α-取代两种类型;根据取代基种类分类,其中的含硫硅烷、氨基硅烷、乙烯基硅烷、环氧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是国内生产和消费较大的品种;按用途可分为硅烷偶联剂、硅烷交联剂和其他功能性硅烷三大类。
烷基和有机硅烷在早期发展非常缓慢,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得到快速发展,步入21世纪后,硅烷偶联剂合成路线发展迅速成熟,我国逐渐步入先进行列,生产、消费、出口跃居世界第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功能性硅烷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品中。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功能性硅烷的消费一直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正相关,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带动和新兴工业应用领域的开发。2022年我国功能性硅烷市场规模约62.81亿元,2010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
功能性硅烷品种众多,其用途主要根据官能团品种及结构决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复合材料、橡胶加工、塑料、粘合剂、涂料及表面处理等领域。从产业链定位来看,功能性硅烷产品大多是工业生产中的原料,下游客户通常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另外,由于功能性硅烷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客户结构较为分散,所以功能性硅烷生产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这样才能赢得下游客户群体的信任。功能性硅烷生产企业需要丰富的产品结构和良好的产品品质,才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功能性硅烷行业具有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功能性硅烷供应格局相对集中,跨国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先进的生产技术、突出的品牌优势和良好的产品性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国外主要功能性硅烷生产企业有迈图高新、赢创德固赛、陶氏、瓦克、信越化学等。
国内功能性硅烷生产技术在实现早期突破后,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中,但与国外先进生产技术、采购管理、主要生产工艺、环保措施、质量监控以及后期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未来我国功能性硅烷生产将继续呈现向行业内具备规模、技术、成本和产品优势的企业集中的趋势,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落后同质化产能将加速退出。目前国内功能性硅烷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产量较大的主要有江西晨光新材、湖北新蓝天、湖北江瀚新材、江西宏柏新材、浙江新安化工等。
《2024-2030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功能性硅烷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