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中药配方颗粒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中药配方颗粒的内涵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制作工艺,使用制药技术把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以及浓缩,最后对提取出来的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干燥、制粒以及包装,这样就制作成不需要煎、煮,能够直接冲服的纯中药颗粒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上游为中药材种植行业,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为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企业一般采取建立合资企业或者独资企业的投资模式布局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此外还有对现有企业进行并购等方式。
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研究试制阶段(1992年-2000年)、逐步规范化管理阶段(2001年~2016年)、试点生产待放开阶段(2016年~2021年)和市场全面放开阶段(2021年-至今)。
中药配方颗粒的主要应用场景为中医院与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原本由于质 量标准的不确定性与渠道的限制,需求端受限。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质量及标 准的提升将为其在院内的广泛使用打下坚实基础,销售渠道的放开为配方颗粒的 增长添加核心动力,未来中药配方颗粒的需求端将快速增长。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约350.82亿元。2022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增长至419.90亿元,同比增长19.69%。
中药配方颗粒优势突出,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并且不需要煎煮、安全卫生,解决了传统中药易霉变、易虫咬等问题。配方颗粒的安全性和疗效更有保证。因此中药配方颗粒符合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中药配方颗粒的优越性。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被垄断多年,2001年7月,原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范畴,实行饮片批准文号管理。2002-2004年间,通过国家食药总局备案审评,并得到试点生产企业批复的共有六家企业,包括江阴天江药业、广东一方药业、北京康仁堂药业、华润三九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培力(南宁)药业。而后,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逐步放开。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企业主要由全国6家试点企业及逐渐开放的省级试点企业组成,行业两极分化严重。据食药监局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中旬,全国共有47家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生产企业,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数前十的企业合计备案4053个,占比达79.01%。
中药配方颗粒能迅速地占据一定市场并保持乐观的发展前景,除了它与传统中医药理念结合并融入现代技术,使用便捷等优势刷新了大众对传统中药用药形式的认知,还因为国家明确的纳入医保导向、开放的企业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的大力支持。尽管中药配方颗粒在与传统饮片/汤剂一致性、质量标准全面性、生产质量差异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不断深入地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顶层设计研究,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会不断提高,相信安全有效且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将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更好服务大众。
《2024-2030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纷呈。是智研咨询重要研究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