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

摘要:由于其健康、美味的特性,鸡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鸡精产量约47.62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下降,主要受疫情反复,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餐饮端鸡精需求有所波动,预计随着疫情政策转变,消费回暖,我国鸡精行业需求将持续增长。


一、定义及分类


我国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消费者口味偏好不同又相互影响,调味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且品类日益丰富。若按成分划分,调味品可分为以一种主要原材料制成的单味调味品(酱油、醋、味精等)和由两种及以上调味品配比制成的复合调味品。《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将调味品按形态划分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


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属于固态调味料,由多种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依据标准SB/T 10371-2003《鸡精调味料》中定义,鸡精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

我国调味品分类情况


二、行业政策


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与鸡精等调味品相关的政策,以促进调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食品安全方面,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市监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规定了复合调味料的食品安全标准,并强调推动行业有序发展。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食醋/复合调味料》,详细规定了酱油、食醋和复合调味料的标准,明确了配制酱油和配制食醋的管理范畴。在食盐质量安全方面,国家市监管理总局出台了《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食盐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将调味品位于农产品范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近年来我国鸡精等调味品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我国鸡精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创新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早期生产工艺和技术不够成熟,到200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阶段,再到近年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阶段,鸡精行业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壮大。如今鸡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口感追求的提升,未来我国鸡精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调味品。

我国鸡精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我国鸡精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行业壁垒,包括技术壁垒、品牌壁垒、渠道壁垒和政策壁垒等。壁垒提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保护了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技术壁垒要求企业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品牌和渠道壁垒则强调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渠道的重要性,而政策壁垒则强调政府对食品行业的严格监管。行业壁垒的存在使得鸡精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也为现有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同时随着企业规模化竞争持续增长,行业集中度未来将继续提升。

鸡精行业发展主要壁垒


五、产业链


鸡精产业链上游原料主要为鸡肉、谷物等,涉及鸡养殖、玉米、味精等行业,主要原料供应充足,价格波动较小,对中游议价能力偏弱,中游主要为鸡精的生产和制备,国内市场已基本成熟,主要企业品牌基本成熟,下游主要应用于餐饮行业、食品制造和家庭烹饪等。在餐饮行业中,鸡精作为重要的调味料,广泛应用于各类菜品的烹饪过程中,用以提升菜品的口感和鲜味;在食品制造行业中,鸡精被用于各种加工食品中,如罐头、方便面、调味品等,作为增加食品口感和风味的添加剂;同时,家庭消费领域也是鸡精的重要市场之一,普通家庭在烹饪过程中,为了增加菜肴的鲜味,也常常使用鸡精作为调味料。

鸡精行业产业链
鸡养殖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正大集团有限公司
味精
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阜丰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齐鲁味精集团
江苏梅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菱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玉米
四川雨田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
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中游
餐饮
食品制造
家庭消费
下游


六、发展现状


鸡精和鸡粉作为第三代鲜味调味品的代表,由于其广泛用途、高营养价值、健康无副作用等特点,正逐渐取代味精成为消费者的首选。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调味品认知的深化,鸡精对味精的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鸡精的生产过程复杂,但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多种风味类型,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提鲜调味品的需求。鸡精的口味协调性好,滋味鲜美醇厚,特别在餐饮业中广泛应用。鸡精的生产主要依靠先进设备,通过多道工序制造而成,技术壁垒较高。由于其健康、美味的特性,鸡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鸡精产量约47.62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下降,主要受疫情反复,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餐饮端鸡精需求有所波动,预计随着疫情政策转变,消费回暖,我国鸡精行业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4-2022年中国鸡精产量变动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健康营养产品的追求带动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鸡精的需求逐渐增加。鸡精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能够为食品提供鲜美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居民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和营养价值越来越关注,鸡精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调味品,符合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需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需求持续走高。


(2)政府政策持续出台促进我国鸡精等调味品健康需求提升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调味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包括鼓励调味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调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美味的需求。


(3)鸡精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企业也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推动鸡精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科技的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更优的生产流程,更低的成本等都为鸡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不利因素


(1)消费者对鸡精的误解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鸡精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如果企业不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将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同时过去由于一些负面新闻或误解,部分消费者认为鸡精会带来健康问题,如认为其含有过多的钠,或与高血压等疾病有关。这种误解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调味品,对鸡精行业构成不利影响。


(2)行业标准不一,亟待完善


鸡精调味品相关标准较少,进标准SB/T 10371-2003《鸡精调味料》中有所定义和相关内容,但该定义出台于2003年,多年来未得到相关完善,同时鸡精市场上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甚至有些小品牌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也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行业需要相关政府和政策完善标准同时加强自我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3)宏观经济波动影响鸡精需求


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鸡精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信心方面。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者信心下降,鸡精行业的市场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消费意愿降低,导致鸡精销售额增速放缓。同时,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对企业的盈利带来压力。


八、竞争格局


我国鸡精行业竞争格局基本趋稳,市场已基本成熟,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鸡精行业需求持续增长,海外企业和品牌占据主要份额,主要鸡精鸡粉企业份额和规模持续集中,品牌来看,目前我国鸡精主要有太太乐、家乐、中炬高新、美极、豪吉和大桥等品牌,其中太太乐作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而被大众所熟知。家乐是联合利华旗下全球排名第一的调味品品牌,中炬高新两个品牌均以酱油为主力、鸡精和鸡粉为辅,并不断向蚝油、酱类、食醋、料酒等多个品类延伸。美极鸡精是瑞士美极集团的产品,属于雀巢集团旗下,豪吉鸡精是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同属雀巢集团旗下,大桥鸡精属于味好美旗下,在2013年美国味好美在武汉设立的子公司—味好美(武汉)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对武汉亚太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资产收购。

我国鸡精行业竞争企业分类


九、发展趋势


我国鸡精行业呈现健康化、品质化、多元化等主要发展趋势。在健康化方面,消费者对鸡精的需求从美味转向健康、营养,促使企业推出低钠、低脂肪、高蛋白等健康型鸡精产品。品质化趋势则要求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工艺、包装设计全方位提升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高要求。多元化趋势表现为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口味和规格,同时拓展鸡精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烹饪调味到方便食品、调味品等领域,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三大趋势相互促进,推动鸡精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鸡精行业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