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养殖

摘要:牦牛是中国高寒地区的特色畜种,牦牛肉、乳、骨、毛等牦牛制品凭借其独有的品质特性或使用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牦牛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牦牛产品不论产量和质量都取得较大突破,2022年中国牦牛屠宰量达380万头,胴体产量达48.6万吨,其中,净肉产量39.9万吨。


一、定义及分类


牦牛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省、四川高原和高山区、新疆中部天山、甘肃南部的祁连山和滇西北的高山区、内蒙古贺兰山区以及河北省北部寒冷山区,北京西山寒冷山区也有零星分布,由于各个种群牦牛主产区的地理环境、水草类型、气候特征等一系列人为或天择条件导致了种群间的分歧和变化,根据牦牛的种群特征与分布信息将牦牛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两大类型。

牦牛品种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


(1)行业主管部门


牦牛养殖行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归属于“农、林、牧、渔业”之“畜牧业”,行业代码“A03”。牦牛养殖行业宏观管理部门包括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农业农村部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战略、规划和政策,监督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农业投资管理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设立于2018年3月,整合了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职责,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等进行监督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织拟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行业监管体系


中国肉类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为牦牛养殖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中国肉类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编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全和完善肉类禽蛋食品质量安全的持续保障体系,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肉类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等。中国畜牧业协会下设的牛业分会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规划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参与指导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组织和协助组织各地方良种牛登记、保种、后裔鉴定、杂交改良工作,规范良种牛冻精和胚胎生产程序、质量监督等。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布多项鼓励政策促进了牦牛养殖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畜禽种业发展实现全面提升,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推进,每年创建100个左右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8%左右。202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发展林下种养,深入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中国牦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牦牛的驯养历史大概在距今3500至4500年前就开始了,被驯养后的牦牛成为青藏高原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藏族人民与牦牛相处的几千年中,牦牛不但是一种物质现象、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牦牛文化,这既包括历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也包括了高原藏族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审美文化,还涉及宗教和哲学文化,牦牛文化已成为西藏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总体来看,中国牦牛养殖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增长阶段。

中国牦牛养殖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规模化竞争格局形成的壁垒


虽然目前中国牦牛养殖行业集中度不高,但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支持传统饲养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变,要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不断完善与优化市场,培养龙头企业,行业整合效果已经初现,规模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奠定,留给行业新进入者的机会较少,此外,牦牛养殖需求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方能在该行业立足并发展,这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和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相配合。行业新进入者缺乏成本、销售、品牌、人才、管理各方面的规模竞争优势,竞争力相对较弱;同时还要面临行业内大型企业的竞争挤压,对行业新进者而言投资风险较大。


2、高额资金投入壁垒


牦牛养殖及下游销售均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养殖环节需要保证畜禽每日定额口粮,还需对其进行定期防疫。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新进入者必须以规模养殖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同时,牦牛饲养周期长,在实现盈利前,持续的资金投入会对新进入者形成一定的资金压力。因此,大额、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是进入行业的必备条件。此外,牦牛养殖行业的发展要求行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新设备的初始资金投入和后续更新换代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高额资金投入形成行业进入壁垒。


3、销售渠道开拓周期的壁垒


牦牛养殖业的最终销售对象为居民大众,牦牛肉、牦牛奶等产品的销售渠道包括餐饮店、超级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为牦牛肉、牦牛奶等牦牛产品加工行业本身带来重大品牌冲击,还会进一步影响到餐饮、超市、电商平台的声誉和经营稳定性。因此,牦牛肉、牦牛奶加工企业需要通过下游客户严格的供应商考核,才能实现与大型、知名餐饮企业、超市和电商的合作,行业新进入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开拓市场渠道,行业进入初期会面临较高的销售壁垒。


五、产业链


牦牛全产业链包含养殖、加工、销售,牦牛产业链上游是饲料、疫苗、兽药等企业,饲料企业从油厂或经销商购买豆粕、玉米等搅拌成饲料,为养殖提供必要的食物原料。牦牛养殖相关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具体包括育种企业和养殖企业。下游加工流通环节,具体细分为牦牛肉、奶、皮毛等的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并流入超市、菜市场、餐饮行业等分销场所,最终到达消费者终端。牦牛养殖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牦牛行业产业链
饲料
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兽用疫苗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兽药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西藏藏北牦牛肉制品有限公司
西藏娘亚牦牛养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
中游
商场
超市
菜市场
餐饮
下游
消费者
终端


六、发展现状


牦牛是中国高寒地区的特色畜种,牦牛肉、乳、骨、毛等牦牛制品凭借其独有的品质特性或使用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牦牛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牦牛产品不论产量和质量都取得较大突破,2022年中国牦牛屠宰量达380万头,胴体产量达48.6万吨,其中,净肉产量39.9万吨。

2010-2022年中国牦牛屠宰量、胴体产量及净肉产量统计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支持


牦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对保证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历来重视养殖业的发展和监管,对畜牧业实施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支持政策,鼓励养殖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支持上下游联动发展。此外,国家还对牦牛养殖及下游销售各环节的监管更加严格,保证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执行到位,提高畜牧业疫病疫情防控能力,重大动物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同时强化牦牛产品的质量控制,为行业提供更稳定、规范的经营环境。


(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国内肉类消费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将呈现持续性增长,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居民肉类食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消费比重将处于上升趋势,这为牦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消费升级的影响,特色中高端牦牛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新口味、新产品逐步被消费者接受,也为掌握特色牦牛产品的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行业整合促进良性发展


行业整合既包括牦牛养殖、屠宰及加工业上下游一体化的纵向整合,也有行业内部兼并收购的横向整合。行业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整合有利于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养殖(含饲料加工等)、屠宰、加工及销售等多环节的管理水平,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为消费者营造放心、稳定的牦牛产品供应链,避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给全行业带来冲击。行业整合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品牌影响力,优化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利润水平。


2、不利因素


(1)疫病威胁


鉴于国内养殖主体以散户为主,其疫病防范意识及防治能力均较弱,是传染性疫病爆发的重要风险点。传染性疫病的大规模发生与流行,会增加行业整体在防疫方面的支出,推高养殖成本。此外,传染性疫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心理,导致市场需求萎缩,牦牛肉制品的销量和价格会面临下行风险,从而使得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进而严重影响牦牛养殖业发展。导致牦牛加工产品销售萎缩,进而对全产业链造成较大冲击。


(2)行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内牦牛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集中度普遍不高。业内的小企业尤其是屠宰及加工类企业,生产规范性差、安全隐患风险大、技术投入、品牌建设投入不足,是破坏行业竞争秩序的主力,同时也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的聚集区,一次食品安全事故或将对全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


(3)出栏周期较长


牦牛出栏周期较长,一般5-8年,养殖企业需要保证畜禽每日定额口粮,还需对其进行定期防疫,投入的成本也就更高,此外,牦牛多采用半野生放牧的方式,野生放牧的方式为牦牛的成长增加了许多未知的风险,例如野生动物的袭击等等。


八、竞争格局


作为牦牛产业上游的主体,中国牦牛养殖企业较为分散,目前约有4000家从事牦牛养殖相关企业,这些牦牛养殖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地区,其中大规模养殖企业数量较少,产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包括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西藏藏北牦牛肉制品有限公司、西藏娘亚牦牛养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甘南藏族自治州燎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未来随着行业规模化养殖趋势的推进,中国牦牛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中国牦牛养殖行业主要企业及产品介绍


九、发展趋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污染的牦牛肉、牦牛奶等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牦牛养殖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未来,现代化养殖、优良品种培育和推广、生态友好养殖、品牌建设、国际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是中国牦牛养殖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中国牦牛养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