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用飞机产业经过了70年的艰苦创业,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研发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军用飞机谱系。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歼20隐身战斗机、轰6K、歼16D、歼10C等作战飞机,及运20大型运输机、空警500等作战支援飞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并加速这些先进机型的列装。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3》报告,2014-2022年我国军用飞机数量从2859架增长到3284架,增加了425架。
一、定义及分类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军用飞机是现代化战争的空中支柱力量,是夺取制空权的关键装备、远程战略投送的有效途径、体系化作战中重要的空中节点。根据飞机的飞行方式,军用飞机主要分为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其中旋翼飞机以武装直升机为主,固定翼飞机按照执行任务的不同又可分为战斗机和作战支援飞机。战斗机是军用飞机中装备数量最大,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机种,代表了飞机技术发展的前沿。作战支援飞机为战斗机提供各种技术支援,包括教练机、运输机、加油机、特种任务飞机四大类。
二、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由于为军工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商需经驻厂军代表审核备案,需取得军工业务资质,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因此,原材料的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军用飞机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确定。
2、生产模式
军用飞机产品经国家立项、设计定型后,军用飞机整机总装企业依据合同进度要求制定生产交付计划。当军方进行装备采购时会向企业下订单,企业会将相关订单信息通知制造部进行采购、生产。随着订单量的增多,企业也会根据订单增量来加大进行采购和生产的力度,增强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相关的存货储备。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企业根据军方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生产管理办法》控制体系,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严格遵照相关控制体系进行生产。
3、销售模式
军用飞机产品销售模式均为直销,不存在经销的情况,无经销商或贸易商。军品销售根据军方现行的武器装备采购体制,产品的销售必须获得军方军品设计定型批准,销售价格依照国家军品定价采购的相关规定确定。完工的军工产品经驻厂军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出货。由于军品采购的特点,一旦某种产品纳入军方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就融入了其装备采购体系,在其后续的产品升级、技术改进和备件采购中对原供应商存在一定的技术路径依赖,销售稳定性强。
三、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军用飞机属于军工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工信部下属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发改委依据市场化原则对军工行业实施监管,负责项目核准、备案和审批等,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并组织推动和协调重大项目的筹划、储备工作并推动实施。
装备发展部主要履行全军装备发展规划计划、研发试验鉴定、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职能,着力构建由军委装备部门集中统管、军种具体建管、战区联合运用的体制架构。
国防科工局主要负责研究拟订国防科技工业和军转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整合工作;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的研发、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外资利用的年度计划;组织协调国防科技工业的研发、生产与建设,以确保军备供应的需求;拟订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工业的生产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等。
2、行业相关政策
党和国家多次提出要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及武器装备升级换代。2022年党的二十大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并强调“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中国空军发布的《建设强大现代化空军路线图》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战略空军,成为总体实力能够支撑大国地位和民族复兴的强大空天力量。”
军用飞机制造企业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与订单开展研发、生产与销售,我国对军用飞机等国防军品承制单位实行生产资格许可管理。武器装备领域的政策法规对于军用飞机企业发展影响重大。中央军委及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多个政策,对于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按照坚持实战实训需求,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二是推动武器装备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武器装备低成本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开放武器装备竞争,引入优质资源。最终要逐渐形成“量大价优”的军品采购趋势。
四、发展历程
中国军用飞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漫长过程,经历了多次的突破与进步。从最初的仿制苏联战机到自主研发先进战机,中国的军用飞机工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军用飞机制造国家之一,已具备军用全机种与最新代次的生产能力,其自主研发的歼-20、歼-10等战机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军用飞机的发展还将继续向前推进。
五、行业壁垒
军用飞机行业主要存在资质壁垒、技术及资金壁垒。从事军品的生产需要事先取得相关认证和资质。军用飞机的设计研发资格、试验场所、生产机构,都必须遵守国家严格的保密制度,具有极高的行业壁垒,相关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军品采购供应资质。我国每种军机基本上仅有固定的1-2个研究所能够设计研制,且在研发阶段就确定了全部供应产业链及采购名单,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中航工业集团统筹分配全部军用飞机订单,包括军方需求及外贸出口。此外,军用飞机行业技术含量高,涉及大量的先进材料、航空电子、发动机技术等领域,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新进入者在缺乏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关键技术。因此,军用飞机是典型的长周期行业,前期研究、实验、发展、设计,均为我国举国体制下,倾注大量人力物力得以实现。以美国为例,仅F35的前期研发投入就超过400亿美金。我国在起步晚,底子差的前提下,军用飞机研制周期通常为数十年不等。
六、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由军队向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研究院所提出军用飞机研发需求并支付研发费用,院所进行相关研发及试验,研制成功后向军队提交技术方案及报价,军队依据需求向航空工业集团或其下属总装厂提交订单,由航空工业集团下属总装厂从合作军备目录表中选择配套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并开展军用飞机结构件生产及军用飞机总装。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推进,一批民营企业取得了军工配套供应资格,参与了部分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机载设备的供应。
军用飞机产业链包括了研发设计、材料、机载设备、发动机、飞机结构件制造、整机总装等环节。研发设计主要有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研究所承担,军用飞机产品种类多样,每家研究所重点研发的产品有差异。军用飞机总装主要由航空工业集团的沈飞、西飞、成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等企业承担。军用飞机结构件及电子零部件供应环节既有国有企业参与,也有民营企业参与。航空发动机技术壁垒高,主要由中国航发等大型国有企业参与。机载设备领域既有航空工业集团的子公司参与,也有不少上市企业。航空材料领域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类别,不同的材料类公司的保密级别、技术壁垒差别较大,参与企业构成则更为多元。目前大部分航空材料的生产、加工由军工集团外的企业完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科研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大中型飞机整机及航空零部件等航空产品的研制、批产、维修及服务。军用飞机制造方面,中航西飞是军用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整机制造商,研制了运-20、轰六飞机、中国飞豹轰炸机等军用飞机产品。在民用飞机方面,企业研制的民用飞机零部涵盖所有国产民用大中型飞机主力型号,是新舟系列飞机、ARJ21、AG600、C919飞机型号最大的机体结构制造商。此外,企业还参与了海外大型民用飞机的部件制造工作,如波音737系列飞机垂尾、波音747系列飞机组合件、空客A319/A320系列飞机机翼、机身等。近年来企业国际合作产品出口交付额稳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各单位榜首。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24%,达284.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29%,达8.04亿元。
(2)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型飞机制造企业,企业产品包括军用航空产品、民用航空产品及配套航空维修业务。成立70多年以来,先后研发并生产了40多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并装备部队,代表性产品有我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飞机、国产四代战斗机鹘鹰飞机,因此中航沈飞也被誉为“中国战机第一股”。此外,依托军用航空装备主业发展优势,推进民航产品开发,向中国商飞交付了C919飞机后机身前段批产首架和ARJ21飞机优化批产构型,是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做出的重要贡献。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总营收为346.31亿元,同比增长14.38%。企业持续深化管理创新、激活管理效能,推进产品数字化、制造智能化、业务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归母净利润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归母净利润为23.64亿元,同比增长了35.85%。
七、行业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用飞机产业经过了70年的艰苦创业,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研发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军用飞机谱系。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歼20隐身战斗机、轰6K、歼16D、歼10C等作战飞机,及运20大型运输机、空警500等作战支援飞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并加速这些先进机型的列装。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3》报告,2014-2022年我国军用飞机数量从2859架增长到3284架,增加了425架。
八、发展因素
1、机遇
(1)国防建设稳步推进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关系处于深度调整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时有发生,中美博弈加剧的情况下,加强国防实力建设是保证自身发展安全的关键。我国国防预算支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支出为15537亿元,同比增长7.2%。随着我国军费稳定增长,对于军用飞机等装备采购力度有望持续加大。
(2)空军战略转变推动“换装”与“增量”
2020年以前,我国空军以“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空军架构来发展。军用飞机作为执行空军战略、贯彻战术部署的重要武器装备,按照“攻防兼备”的战略来研制和装备部队。“攻防兼备”战略的“攻”要依靠可对地攻击的多用途战斗机和舰载机,摧毁敌军地面或海面的有生力量,2022年我国战斗机占总军用飞机的数量比例达到47.8%。2020-2035年我国要推进空军战略能力大幅提升,提高武器现代化水平,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一流战略空军。战略空军建设驱动我国空军部队的“换装”与“增量”,我国军用飞机产业将加速发展。
(3)战斗机外贸出现新变化,中国迎来新机遇
中国军用飞机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当前中国和美国的战斗机在技术先进性上是独一档的,中美在五代机领域已经形成技术垄断,未来随着五代机的大规模列装和六代机的设计研发,中美将继续拉大优势,成为高端战斗机市场的主要玩家。这使中国军用飞机更具竞争优势,并吸引更多国家购买中国制造的军用飞机。
目前全球战斗机军贸出口以四代机和美国F-35五代机为主,四代机目前仍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空中中坚力量。早期由于整体技术水平上存在差距,中国只能依靠低价销售的策略占据低端战斗机市场的一席之地。枭龙FC-1和歼-10引领了我国战机跨越式发展,实现装备性能上首次与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点。俄乌冲突进一步暴露了俄制装备的问题,俄乌冲突大量消耗了俄罗斯自身的军工产品库存和产能,“技术一流、全套装备、服务周到、合适价格”并且与俄制武器装备市场重合度高的中国军用飞机装备出口迎来机遇期。
2、挑战
(1)军用飞机产业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军用飞机产品主要为满足国防战略的需要,受国家国防政策及军事装备采购投入的影响较大。受快速变化的国内外复杂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军方对包括军用飞机在内的各类武器装备的需求重点和优先考虑方向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每年军方对于某些具体型号的军用飞机的生产和采购计划均可能有较大变化。
(2)军队装备采购及定价机制改革,存在产品价格可能持续下调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军队装备采购及定价机制在持续改革。在军品采购方面,国家逐渐放开军用飞机配套设备、零部件、材料市场,引入民营企业;同时持续提高军队装备采购透明度,促进公平竞争。竞争性采购逐步放开,新的跨界竞争者的加入将使产业竞争逐渐加剧。可能导致主要客户对于企业产品的采购减少甚至停止,则将会使企业出现收入大幅下降风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技术创新难度大
军用飞机是航空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开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存在企业产品技术达不到预定任务目标、预期性能指标以及研制费用超支、研制周期拖延等风险。
九、竞争格局
军用飞机制造基本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主导。沈飞主要承担歼击机和舰载机的整机总装和飞机部组件研制。西飞主要承担轰炸机和军用运输机的整机总装和飞机部组件研制。成飞主要承担J-10和J-20等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整机总装和飞机部组件研制。洪都航空主要承担教练机的整机总装和飞机部组件研制。中直股份主要承担直升机的整机总装和飞机部组件研制。
十、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加强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要。我国国防开支将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我国现役军用飞机数量和结构与世界最高水平的空军力量差距较大,总量提升及产品升级换装需求强烈。在国防支出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对于军用飞机等装备采购力度有望持续加大,我国军用飞机产业未来增长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对军用飞机的研发,抢占航空科技的制高点。在军民融合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军用飞机产业链将开放竞争,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国资委推动中央军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方针下,军用飞机企业将持续完善产业激励机制,提升市场化经营水平,实现军品民品一体化发展。中国在军用飞机出口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军用飞机出口不仅能够增加中国的军事软实力,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和军工产业升级。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