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炭、石油、化工行业对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越来越重视,对防爆电器产品的需求保持增长。2017-2022年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达到93.5亿元,其中厂用防爆电器市场规模为49.3亿元,矿用防爆电器市场规模为44.2亿元。
一、定义及分类
广义的防爆电器,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器设备。在油田、化工、煤矿等场所常常存在着各类易燃易爆的气体、粉尘、蒸汽等介质,对设备安全运转和人员生命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为避免爆炸事故发生或将危险约束在可控范围内,在上述环境下使用的各类电器设备须经过专业设计,以对周围高温、电火花等潜在源进行控制和隔离。为区别于普通家用、商用或工业用电器设备,上述专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环境下的电器设备一般统称为“防爆电器”。
从应用场景角度,防爆电器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矿用防爆电器,主要应用于煤矿、矿山等存在瓦斯或其他爆炸性气体的场所,另一类为厂用防爆电器,主要应用于除矿山、煤矿之外的其他场所,如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粮食酿酒、地下管廊、天然气等行业企业。
二、行业政策
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将安全生产提升到了战略层面,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提出煤矿企业使用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将于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国家政策的支持将极大地推动防爆电器下游行业的安全和技术改造投入,从而带来防爆电器行业的需求增长。
三、发展历程
我国防爆电器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初创阶段(1950-1960年):1953年中国第一台防爆电器产品诞生,国家开始对电气设备矿山实施防爆电气产品认证标准和电气设备矿山许可标准。2)初步发展自研阶段(1960-1978年):1970年中国防爆安全领域唯一科研检验机构成立——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1977年我国公布了第一部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GB1336-1977《防爆电气产品制造试验规范》,产品走向正规化。3)全面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2021年新版防爆标准发布,中国进入防爆发展新阶段。
四、行业壁垒
1、资质认证壁垒
厂用防爆电器对下游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对防爆电器企业采取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和产品认证制度。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将防爆电器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自2020年10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认证标志的防爆电器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这标志着国家对于防爆电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趋严。随着新规实施,强制性资质认证成为企业进入防爆电器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2、产品质量和品牌壁垒
由于防爆电器对人员、财产安全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使在产品价格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下,下游客户也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产品安全质量记录和品牌声誉的大型供应商。一方面,品牌的创立和形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而品牌要获得市场认可更是离不开长久的积淀,行业新进入者影响力小,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品牌树立;另一方面,客户对于现有主要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已形成一定共识,忠诚度相对较高。因此,客户通常不会轻易选择切换现有大型供应商,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对于新企业进入防爆电器行业形成较高壁垒。
3、客户服务壁垒
防爆电器产品属于保障石油化工、煤矿、天然气等领域安全生产的重要电气设备,客户对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以及公司品牌、生产规模、安全运行记录等方面均高度关注。因此,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着重考虑具备长期合作基础的供应商。主要厂用防爆电器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经营,取得了市场认同并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新增企业需要在运行记录、服务网络等方面经历较长的积累过程,短期内难以打开销售渠道,获得高质量客户。因此,客户服务壁垒成为制约新企业进入防爆电器领域的较大障碍。
4、人才与技术壁垒
防爆电器产品非标程度高,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国内高等院校多数暂未开设防爆电器专业,因此行业技术人才大多依靠企业自身培养。此外,随着下游石油化工、地下管廊、消防安防等细分领域对防爆电器提出更加复杂的功能要求,防爆电器行业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光学、电子、材料、环境、控制等多学科复合知识背景。目前,行业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搭建合格的人才队伍。因此,防爆电器行业的人才与技术壁垒较高。
5、资金与规模壁垒
防爆电器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企业生产、检测设备、厂房占地面积等生产条件要求较高。首先,防爆电器产品种类、规格多样,生产转换频率较高、相关转换投入相对较大;其次,防爆电器产品下游客户多为石油化工领域国有及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这些客户在项目招标中,会对投标方的规模、资质提出较高要求,提高了行业中小型企业的准入难度。此外,下游大型企业集团虽然违约可能性低,但普遍呈现资金结算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的特点,导致防爆电器厂商的资金周转率普遍偏低,这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拥有一定资金与规模实力的企业才能依靠自身优势,实现较为稳定、长期地发展。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防爆电器行业相关产品类别广泛,包括在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所需的各类电气设备,所需原材料范围较广泛,相对而言主要原材料为铝制品、钢铁制品、光源件、外购电器等。因此,防爆电器行业的上游行业为铝制品行业、电子元器件、照明元器件行业等。上述行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产品供应充足,能够满足防爆电器行业发展的需要,长期来看上游行业产品的供应量、质量以及价格波动均较为稳定,不会对防爆电器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构成显著影响。防爆电器行业的下游主要是石油、化工、煤矿、天然气等领域,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动将对防爆电器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来看,上述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防爆电器行业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防爆电器及相关智能化/信息化产品等的生产、销售、服务;新能源EPC总承包、新能源电站持有/运营;专业照明设备生产、销售及光电业务。作为国内领先的防爆电器、专业照明设备供应商,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链不断拓展、延伸,公司从设计、制造、检测、装配、服务全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司产品类别齐全、规格型号众多,小到防爆接线盒、防爆开关,大到防爆风机、正压防爆分析屋,各类防爆电器、专业照明产品共50多个大类,300余种不同系列,千余种不同型号规格,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截至2023年上半年华荣股份厂用防爆产品收入为9.99亿元,同比增长14.4%,矿用防爆产品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1.56%。
(2)电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防爆电器制造商,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防爆电器分会说明,公司在矿用防爆电器领域占有主导地位,所生产的矿用防爆电器在技术工艺、产品销售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公司在矿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馈电开关、启动器、组合开关、软启动器等产品销量,在国内矿用防爆电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电光科技营业收入为6.28亿元,同比增长19.73%,其中矿用防爆开关收入为4.18亿元,同比增长19.25%。
六、行业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整体上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石油、化工、煤炭等相关行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煤炭、石油、化工行业对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越来越重视,对防爆电器产品的需求保持增长,以上因素共同推动了防爆电器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7-2022年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达到93.5亿元,其中厂用防爆电器市场规模为49.3亿元,矿用防爆电器市场规模为44.2亿元。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带动相关行业投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深化改革的力度,作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部署,相应地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此外,防爆电器具有典型的固定资产属性,作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刺激下,市场空间进一步增长。防爆电器在国家安全生产以及智能化改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不断推出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以及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水平提高,相关设施建设将为防爆电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石化等传统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旺盛
传统下游行业需求主要来源于新项目的建设和存量项目的更新换代。“十三五”期间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开始完工和投产,“十四五”期间,置换性新建项目成为新的发展重点,以化工园区建设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也将催生一大批新的化工建设项目。
对于存量项目,一方面,《石油化工行业能源装备制造创新2025计划》指出,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能源技术装备,并且研究建立创新协作机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设备更新将在存量市场激发新的产品需求;另一方面,一系列行业政策中强调了化工园区在我国石化工业优化布局、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工业结构科学合理化布局、减少城市污染,中小型化工企业纷纷搬迁入园。在实施产业战略转移过程中,城市化工企业搬迁和新产业基地建设都将为防爆电器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3)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需求不断高涨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产业的核心基础原材料,在光伏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全球多晶硅需求水涨船高,多晶硅行业企业纷纷布局扩产。硅化工行业涉及危险化学品品种多、数量大,危险程度较高,大部分化学性质活泼,闪点低,爆炸极限范围宽,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等特性,但现行的标准未反映出多晶硅企业的安全生产特性。近年来,国内多家多晶硅企业发生事故,未有效执行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器选用不合规等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规范多晶硅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2022年9月,应急管理部制定了《多晶硅安全生产规范》(征求意见稿)。这将成为国内首个针对多晶硅行业的安全技术规范,此处规范空白即将被填补。随着多晶硅行业安全生产要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符合标准的防爆电器需求亦将不断提高。
(4)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增强,行业利好政策频出
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国家对安全生产保障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指出煤矿企业使用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趋严,将推动行业整合,防爆电器市场将进一步向资质齐全、经营规范、能够提供高等级防爆电器产品的领先企业集中。
(5)各行业重视安全生产,应用领域逐步延伸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期,行业安全与规范越来越重要,下游地下管廊、核电、生物医药、粮食酿酒及木材加工等领域对安全技术体系构建也越发重视。这些行业的作业场所中可能存在各种危险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需要配备相应的防爆设备以保障安全。2021年9月1日起,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正式施行,进一步明确了粉尘涉爆企业对粉尘防爆安全工作负主体责任,企业应当具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粉尘防爆安全生产条件。该规定正式开始实施时,全国粉尘涉爆企业共计约4.35万家,预计整改需求将提供可观的增量市场需求。
(6)工业照明和消防疏散系统升级为智能防爆设备提供较大市场空间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并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打造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家倡导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传统工业照明和消防疏散系统亟待升级,激发出一大批负载于有线/无线网络、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化升级的更高等级的防爆产品需求,其中智能防爆设备市场空间将迎来较大提升。
2、不利因素
(1)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厂用防爆电器行业市场生产企业较多,但多数为定位于中、低端产品且生产经营水平较为落后的小规模企业,导致防爆电器产业集中度低,进而制约了研发和装备投入,阻碍了防爆电器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国际竞争力不足
本土防爆电器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凭借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在防爆电器市场逐渐扩大份额、实现进口替代,但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真正走向国际市场,为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可。国产防爆电器产品的国际认可度、本土防爆电器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增强。
八、竞争格局
我国防爆电器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根据中国防爆电器协会的统计,我国防爆电器行业企业数量超过400家、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参差不齐且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小规模企业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这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0%,但通常从事中、低档产品的重复性生产,依靠压价的销售手段进行无序竞争,无法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提供高级别防爆产品,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公司则更少。
以上现象虽然反映了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也为行业整合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防爆电器分会曾鼓励实力较强的大型或龙头企业努力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防爆电器企业集团。随着防爆电器纳入CCC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下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提高、智能化生产环境普及等一系列行业生态的变化,多数现有厂商的产品将难以满足下游需求,随之而来的将是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
九、发展趋势
防爆电器行业的诞生、发展与特定国家、地区的工业化程度紧密相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防爆电器行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随着中国、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新的能源资源不断被勘探开发,新兴市场将成为未来全球防爆电器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防爆电器行业经历了70多年发展历程,现已形成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环境和较完整的研发、设计、标准、制造和检测体系,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优势渐趋显现、产品服务重要性提升与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三个方面。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