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制棉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几千吨发展到现在产能46.2万吨。精制棉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广泛用在硝化棉、纤维素醚类系列产品,2022年需求量达到41.5万吨。市场价格来看,前几年环保政策的收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均价,但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产能也在扩大使得价格回落至平稳状态,2022年市场均价接近7968亿元。
一、综述
精制棉(Refined cotton)是原料以棉短绒为原料,碱法蒸煮、次氯酸钠漂白、碾压驱水、气流烘干而制造后所得的均匀疏松、无木屑、竹屑、泥沙、油污、金属物等杂质的白色棉纤维。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它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可溶于铜氨溶液中,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良好的吸附性。精制棉无毒、无味、易吸水,是制造醚类纤维素(如CMC、HEC、HPMC、MC等)、硝精制棉维素(硝化棉)和醋酸纤维素的主要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塑料、电子、造纸、冶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被誉为“特种工业味精”。
精制棉工艺流程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纤维制造行业的相关政策主要围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行业治理和监管等方面展开。例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精制棉制造业列为鼓励类产业,并明确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关于精制棉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为行业“十四五”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纤维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这包括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同时,也鼓励行业进行产品创新,开发高性能、多功能、差别精制棉维,以满足市场对环保性、差异化、高性能或个性化消费的特殊需求,种种政策的推行营造了规范健康的纤维制造环境,这对于精制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行业壁垒
1、生产工艺壁垒
精制棉产品的生产,要求企业在原材料处理、纺丝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挤出速度、冷却风温和风速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生产设备的特性进行细致的调整,不断优化流程工艺,并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此外,企业还需针对产品性能开发设计独特的工艺流程,并对生产设备进行专业化改造,以提升生产的适用性、质量和稳定性。因此,新进入者在这一领域将面临较高的生产工艺壁垒,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资源来突破这些挑战。
2、产品开发壁垒
精制棉企业必须针对多样化的原材料特性和应用领域,进行精细、功能化及个性化的产品开发,以满足下游客户对环保性、差异化、高性能和个性化消费的独特需求。因此,这一领域的产品开发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具体而言,这些企业需要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精准捕捉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市场应用方案,进而开发出定制化产品。同时,产品研发涉及专业的高分子材料学知识,研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试验和优化配方,这要求研发人员拥有扎实的产业经验和创新能力,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赋予产品特定的功能和特性,企业还需要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进行精确调整,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精准控制。因此,产品开发能力成为了新进入该行业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壁垒。只有克服这些壁垒,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客户壁垒
精制棉产业的供需双方的合作关系展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具体来说,不同企业由于工艺、原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其生产的产品在性能指标上难免会存在细微差别。一旦下游企业选择更换供应商,便需要对其自身的工艺、设备参数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匹配,这样的调整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因此,下游企业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通常会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供应商,避免频繁的调整。此外,对于具备特定功能性和差异化的产品,上下游企业在产品的最终应用和生产匹配性方面会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性开发。这种合作关系相对稳固,使得下游企业在更换供应商时会更加谨慎。因此,精制棉产业具有较高的客户壁垒,新进入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打破这一局面。
4、资金壁垒
为保证产品品质及供应的稳定性,行业内企业均需要有一定的原材料安全库存,另外由于行业的主要原料为石化及农作物产品,其价格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在价格上涨较快时也需要增加一定的原材料储备,而上述原料的主要生产企业货款结算条件较为苛刻,通常采取先打款后发货的模式,因此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生产设备和更新检测设备,后期维护也十分关键,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行业进入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四、产业链
目前,我国精制棉产业链已经基本成熟。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次氯酸钠、棉短绒、氢氧化钠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为精制棉生产商,规模较大的精制棉企业主要有雪龙纤维、长新纤维、金汉江、金环新材等;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精制棉多用来生产硝精制棉维素、造醚类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产品,在造纸、食品、服装、纺织、医药、塑料、日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五、行业现状
精制棉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是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随着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确保精制棉产品供应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精制棉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几千吨发展到现在产能46.2万吨。精制棉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广泛用在硝化棉、纤维素醚类系列产品,2022年需求量达到41.5万吨。市场价格来看,前几年环保政策的收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均价,但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产能也在扩大使得价格回落至平稳状态,2022年市场均价接近7968元每吨。
2015-2022年中国精制棉行业供需及市场价格情况
六、发展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我国《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精制棉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纺织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等产业政策均鼓励聚酯涤纶行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精制棉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推进生物基材料生物聚合、化学聚合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力发展高性能精制棉、差别精制棉,促使我国精制棉制造行业综合竞争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市场空间广阔
精制棉下游的行业为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我国人口收入水平的增长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为服装、家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作为精制棉行业的下游,与汽车、农业、卫生、交通、航空、建材和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不利因素
(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精制棉行业虽细分产品繁多,但下游均集中至不同品类的精制棉产品的在纺服及其相关领域生产和销售,精制棉行业与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是一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其产品价格和销售受宏观经济波动和供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精制棉生产国与出口国,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速,国家宏观调控和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对精制棉行业发展会产生愈发重大的影响,如果地区或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放慢或出现衰退,其影响将直接体现在我国精制棉行业的经营情况中。
(2)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国内精制棉行业所处的产业链成本构成超过80%由上游原料决定,而原料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产业链条中各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而加剧了原料成本和经营成本的不确定性,以及伴随而来的销售风险的增加和企业效益的波动。对于精制棉行业的参与者,如何降低因各链条原料价格波动而导致产业链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仍是企业亟须解决的行业难题
七、竞争格局
我国精制棉行业存在大量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其中既有国际大型纺织企业,也有专业棉花加工企业以及新兴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既有大型企业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也有中小型企业凭借灵活性和创新性在市场上寻找机会。目前受相关国家环保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精制棉价格会出现幅度波动,给精制棉行业及其下游行业相关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内精制棉行业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具备生产标准条件的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现有企业之间竞争较为激烈。
八、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精制棉行业将会不断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将逐渐普及,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这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环保性能,减少环境污染。
2、市场需求驱动产品升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将为精制棉行业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精制棉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开发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精制棉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精制棉行业也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企业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废气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需要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