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2.54亿千瓦,同比增长60.8%。截至2024年3月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6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2.8亿千瓦。未来,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技术创新将不断加速,同时,分布式光伏系统将与储能系统融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此外,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将更加成熟。
一、定义及分类
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其中户用式光伏是分布式光伏的一种,它安装容量小,安装点多,通常装在居民自有的屋顶上。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具体分类如下: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国家能源局负责光伏发电项目的核准。研究提出能源发展战略、政策,研究拟定发展规划。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组织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指导能源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起草电价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电价调整政策,制定电价调整的国家计划或确定全国性重大电力项目的电价。拟订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推动清洁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等。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等。
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参与制定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推动产品认证、质量检测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及时向会员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行业情况调查、市场趋势、经济运行预测等信息。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促进和组织订立行规行约,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企业的联系和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中国光伏行业利益、形象,积极应对国际纠纷等。
2、相关政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下游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的发展,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在条件具备地区组织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政策强调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这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推动分布式光伏在更广泛的区域和领域得到应用。同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等具体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基层和农村市场的潜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在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涉及屋顶勘察、方案排布、项目建设、并网移交、运维保修等一系列环节,要求企业在勘察评估、方案排布、项目建设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各环节的业务水平决定了电站的最终发电效率和后续运营成本,继而影响电站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且分布式光伏电站还有着单体规模小、数量多、地点分散、难以集中管理运营的特点,为满足市场上大量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客户的投资需求,企业需要拥有电站开发集成运维全产业链的业务能力以及降本增效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故市场上专业技术较高、项目经验丰富、具备全产业链业务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2、资金壁垒
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中,通常需要垫付大量资金用于采购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设备材料。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也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建造资金需求量较高。强大的资金能力是同时推进多个光伏电站项目的必要保证,故行业中存在一定的资金壁垒。
3、区域壁垒
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通常需要进行下沉式的资源开发和地区化的项目管理。未突破属地化的公司业务开展通常只能局限于某一区域;只有拥有多区域开发建设管理能力的公司才能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竞争力,从而满足各地电站投资者的需求。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多个省市区同时进行屋顶资源开发和电站项目建设,故行业存在区域壁垒。
4、品牌壁垒
目前市场上光伏电站投资方主要为大中型发电企业、能源投资企业及其下属公司。这些客户通常都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认证体系,企业声誉、产品品牌是光伏电站投资方选择电站集成商的重要考虑因素。为保证所投资光伏电站的长期运营和稳定收益,上述企业通常倾向于选择品牌声誉良好、电站质量稳定、项目经验充分的供应商。故光伏发电行业内品牌知名度高、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积累客户资源、建立品牌效应,故行业中存在一定的品牌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组件以及设备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光伏支架等;产业链中游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市政设施、居民住宅、工商业建筑等。
从上游来看:上游的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光伏支架等产品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能够降低这些关键部件的成本,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吸引力。产业链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效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高效率的电池片和逆变器能够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从而提升整个电站的综合性能。
从下游来看:下游领域如政府部门、市政设施、居民住宅、工商业建筑等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的市场增长。随着绿色能源政策的推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些领域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进而为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电业务涵盖地面集中式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等。2023年,公司成功把握产业链价格下行带来的周期利好,充分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项目开发经验和资源优势,各类型电站新增装机迎来增长。2023年晶科科技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完成并网350MW,较2022年增长166MW,同比增长90%;合计完成项目新增签约426MW,与腾讯、顺丰、三棵树等知名企业达成项目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司工商业分布式业务2024年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2023年晶科科技户用光伏业务完成建档1418MW,新增并网969MW,较2022年增长894MW,同比增长1192%,累计并网超过1GW。2023年,晶科科技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分别达到2035MW、16.34亿千瓦时。
(2)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发电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综合发展的集团化企业,主导产品包括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区熔炉等光伏及半导体设备,多晶硅锭及硅片、直拉单晶硅棒及硅片、区熔单晶硅棒及硅片等光伏及半导体产品,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及脱硝催化剂。京运通是较早进入光伏发电领域的企业,并根据行业周期和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发展节奏,后又涉足风力发电领域,是分布式光伏行业主要领先企业之一。2023年京运通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分别为574.45MW、5.66亿千瓦时。
五、行业现状
近年来,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分布式光伏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农村屋顶等领域。特别是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推动下,农村屋顶光伏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2.54亿千瓦,同比增长60.8%。截至2024年3月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6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2.8亿千瓦。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光伏行业发展,同时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的发展,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规范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光伏新村。政策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的开发利用,这将极大地扩大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市场规模。政策鼓励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中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开发。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还能有效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环境恶化与资源紧缺的问题制约着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故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以及现有能源利用的清洁低碳化将是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巴黎协定》中,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基本都通过政策宣示或法律规定公布了温室气体排放净零目标,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则成为各国达成“净零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能源来源路径最短、转换效率最高、储量最大、清洁安全等特性,因此成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重要构成部分。
(3)数字技术推动分布式光伏创新
受益于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光伏企业可以凭数字技术驱动实现能源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在数字技术与光伏产业的结合下,光伏领域出现了“智慧能源系统”“智能运维平台”“光伏电站清扫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智能软件系统或硬件设备。上述光伏产业的数字化应用可实现电站建设效率提升、电站运行可视化、电站运维人力缩减等效果,从而全方位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光伏数字化是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光伏行业的重要机遇。
2、不利因素
(1)区域集中度较高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革新的影响下快速变化,但我国部分地区的市场和民众积极性仍待调动。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少数几个省份,区域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光伏发电成本逐步降低,平价上网全面实现,应通过市场化机制提高各地民众接受度、促进光伏发电在各地多元化均衡发展。
(2)新能源配套电力系统建设滞后
新能源电力的大比例接入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增加了电网的稳定性风险,新能源大规模应用首先要解决电力系统的平衡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电网已达到输电极限,若想继续发展新能源,就需要增加输电能力;并且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也亟待进一步升级以应对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征。由于目前新能源配套电力系统建设滞后,使得部分新能源发电项目无法备案开工或被迫延期并网。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周期较短,电力系统改造建设周期较长,故需要提前开展电力系统改造和升级。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灵活性资源不足、建设滞后的问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目前的必然选择。
(3)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效应
光伏发电在未来存在被其他可再生能源替代的风险。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愈发成熟,技术水平不断突破,发电效率屡创新高,装机容量持续增长。虽然光伏装机容量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首位,但根据实际发电量来看,太阳能发电量较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低,且太阳能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工作的缺点;如若在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则会对光伏发电产生替代效应,对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七、竞争格局
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在工商业光伏领域,由于单体规模相对较高,投资开发企业相对分散,尚未出现断层式的“领军者”。而在户用光伏领域,尽管市场规模与工商业光伏相当,但开发企业却高度集中,仅少数几家企业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仍然属于中低端水平。由于分布式光伏市场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的参与者不断涌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重点企业有晶科科技、京运通、芯能科技、天合富家、正泰安能以及晴天科技等企业。
八、发展趋势
在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中,技术创新是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伏组件的效率、耐久性和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不断加速,将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储能融合成为解决电网消纳压力的关键。储能系统可以与分布式光伏系统相结合,实现电能的存储和调度,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未来,储能融合将成为分布式光伏行业的重要趋势。此外,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正在逐步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将更加成熟。未来,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技术创新将不断加速,同时,分布式光伏系统将与储能系统融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此外,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将更加成熟。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