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通信

摘要:目前,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通信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6432万公里,移动电话基站达到1162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11.36亿个,强大的电信通信能力为我国云通信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在此背景下,云通信产业凭借有效降低企业通信成本和通信系统建设技术门槛等优势,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


一、定义及分类


云通信,即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基于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模式的通信服务。云通信服务旨在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沟通问题,是云计算时代下传统通信服务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根据部署方式进行划分,云通信分为通信平台即服务(CPaaS)、基于云的联络中心解决方案(cloud-based CCaaS)和基于云的统一通信方案(cloud-based UCaaS)三种。

云通信分类


、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云通信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以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工信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负责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协调电信网建设,拟订电信网数据安全管理政策、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审批核发《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工信部下设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统筹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研究拟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拟订工业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等。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负责对通信企业的发展、改革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和通信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经营战略、法律、法规等提供意见和建议;承担通信行业管理与咨询服务,组织开展通信行业技术、业务、管理、法规等培训工作。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负责对软件行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法规的制订进行研讨、提出建议,并积极宣传贯彻有关政策法规;订立行业行规、行约,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性。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负责宣传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向主管部门反映会员单位对通信标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开展通信标准体系研究和技术调查,提出、修订通信标准项目建议;组织会员参与标准草案的起草、征求意见、协调、审查;组织开展通信技术标准的宣讲、咨询、服务及培训,推动通信标准的实施等。


2、行业相关政策


云通信服务作为基于云计算平台的通信服务,可充分发挥云技术资源弹性扩展、易维护、系统稳定性强等特点,对企业提高内外部信息传输整合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旨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应用和产业化、加强财税金融支持、扶持优势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给我国云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效地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此外,2024年3月,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信息通信业安全生产和网络运行安全工作的通知》,强调提升云服务可靠性,强化环境安全管理;通过加强云服务关键节点和重要指标监控,综合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升云平台以及通信服务安全运行水平,保障行业稳定发展。

中国云通信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自19世纪以电信号为载体的通信手段出现以来,通信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从起初的电报、电话,到如今的智能手机、电脑,人类通信效率不断提高,语音、图像、视频等通信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通信方式。云通信是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通信服务平台,是云计算、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综合运用的产物,因此其发展历程与云计算技术的进步关系密切。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随后,云计算逐步被引进中国,并开始向各产业渗透。通信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也开始成为云技术重点渗透的领域。近年来,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推动下,我国各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步伐开始加快。

云通信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我国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其中,云通信服务提供商所从事的业务属于电信增值业务。按照国务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第291号)和工信部出台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信部令第5号),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商生产经营必须具备经营许可资质。其中,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业务覆盖范围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覆盖范围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因此,从事增值电信业务对企业的资金规模、专业人员、服务能力、技术实力等具有一定要求,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经营许可资质,行业具备较强的资质壁垒。


2、通信资源壁垒


云通信服务提供商需向上游电信运营商采集短信、语音、流量等电信资源之后进行资源和平台集成,随后向企业级客户提供通信服务,在代收费、业务推广和运营体系方面也须与电信运营商开展合作。因此,云通信服务商若想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进行电信资源采购,须跟电信运营商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电信资源采购通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服务,从而使云通信服务商在通信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壁垒。


3、人才壁垒


云通信是传统通信服务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对相关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人才短缺问题将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云通信服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通信网络技术理论基础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云通信服务商的重要竞争力指标。新企业短期内难以培养出一批经验丰富、持续跟进市场需求且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人才壁垒成为行业新参与者进入本行业的又一障碍。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云通信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为云通信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支持;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保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信运营商则提供各类电信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中游为云通信服务商,为用户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通信方式的灵活整合与传输。产业链下游为云通信应用环节,包括消费电子、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医疗数字化等领域。

云通信行业产业链
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设备制造商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讯众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无锡线上线下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消费电子
互联网金融
电子商务
网络社交
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北京讯众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讯众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为智能云通信建设与服务商,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全面的通信服务和城市运营数字化方案,主营业务包括云通信PaaS平台服务、呼叫中心全产业链智能化服务、以及“云+端+AI”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助力客户实现营销管理与生产运营系统的融合打通与智能升级。讯众股份服务客户覆盖政企、金融、电力、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数十个行业领域。2023年讯众股份着力拓展行业直客的签约率以及中大客户占比,同时持续提升云通信平台的技术指标,在平台稳定性、便捷性、安全性上更新迭代以满足行业大客户的需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16%至7.32亿元;毛利率为15.47%。

2020-2023年讯众股份云通信服务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2)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创于2001年9月,运营着中国最大规模之一的企业云通信平台。梦网科技是国内领先的云通信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建立为客户提供多格式、跨平台、低延时、广覆盖的综合云通信平台服务能力。公司携手三大运营商及头部终端厂商,在云通信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客户侧部署,软硬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互联网、交通运输、物流、政务、电商、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推出了针对性的云通信及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为十数万家大中型企业与超十亿个人用户提供沟通便利。2023年梦网科技云通信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80%至48.12亿元;毛利率为6.64%。

2020-2023年梦网科技云通信服务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六、行业现状


相比以本地化部署为主要部署方式的传统通信服务,云通信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PaaS、IaaS等服务模式为客户实现远程通信系统部署,极大降低客户的短期现金流压力和长期投入的同时,也降低了通信服务的使用门槛,客户类型从传统的大型企业客户向中小微企业延伸,并且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定制化改造。与此同时,由于服务器部署在云通信服务商内部,云通信系统的更新迭代快速便捷,更加符合当今企业灵活发展的需求。目前,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通信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发展,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在电信通信能力方面,截至2023年底,我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6432万公里,移动电话基站达到1162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11.36亿个,强大的电信通信能力为我国云通信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在此背景下,云通信产业凭借有效降低企业通信成本和通信系统建设技术门槛等优势,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2023年,中国云通信市场规模约为970亿元,同比增长25.16%。在5G网络、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预计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高达1465亿元。

2016-2025年中国云通信市场规模预测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内利好政策频出,行业持续受益。2021年,工信部颁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国家瞄准发展目标、聚焦问题短板,分别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行业管理、安全保障以及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五个方面,提出了26项“十四五”期间通信行业发展和管理的重点方向。此后,我国针对云计算、互联网与通信行业融合方面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5G技术普及催生更多市场需求


自2020年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以来,我国的5G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与4G技术不同,5G技术凭借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将带来网络性能的大幅飞跃,从而带动新型产品形态的出现。同时,中国地域广阔,人口基数庞大,5G技术的普及促使我国云通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3行业龙头保持产品与服务质量优势


目前,我国云通信龙头企业已相继取得ISO9001、ISO14001、ISO27001、ISO45001等体系认证,用于规范企业在设计、研发、采购、生产、服务等各环节的管理与运营工作,不断推出自主创新研发的应用产品,并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设计研发、系统方案输出、产品安装调试以及售后维护服务等专业经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2、不利因素


1复合型人才储备有限


云通信领域具有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发展的特点,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求对前沿技术发展、项目管理等有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清晰地了解用户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决策程序等,准确理解和把握客户的需求。为适应云通信领域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及客户需求,人才储备特别是技术研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是行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目前,国内高端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内部培养周期长,投资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2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低成本红利期已经基本结束,反映到云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高水平综合人才的短缺和成本提高,一般软件从业人员的成本也在迅速提高。同时,随着云端应用技术不断拓展,行业内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服务的研发成本也随之增加,叠加行业竞争持续压低服务价格,从而使企业盈利水平日益下降,不利于行业整体高水平发展。


3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在云通信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行业内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通过技术的创新、改良推动产品功能完善与结构升级,保持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但这将带来较大的资金投入压力。同时,云通信服务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以获取短信、语音、流量资源,需要占用大量的运营资金。但目前行业内大型上市企业相对较少,绝大部分企业运营资金主要依靠自有资本、银行借款以及盈利款项,远不足以支持长期的创新研发活动,从而使行业发展受限。


八、竞争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云通信服务商逐渐呈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第一类为讯众股份和容联云,侧重于建设全栈式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便捷、成本低、一站式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快速实现通信系统的部署;第二类为线上线下、吴通控股、蜂助手等,侧重于单一领域及单一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例如CPaaS领域内的短信、语音等产品。云通信行业作为通信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整体市场规模大,参与竞争主体多的特点。近年来,伴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落实,行业开始由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进入相对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规模较小的云通信服务商由于缺乏供应商和客户资源,加速淘汰,云通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

中国云通信行业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目前,头部厂商在标准单聊、群聊、音视频通话、音视频会议上的技术指标差异已经逐步缩小,场景化能力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而更广泛、多样化的场景应用则意味着云通信需要具备更强的扩展性。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传感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的不断成熟,基于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物联网市场发展迅速。在物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的情况下,行业的信息化和联网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工业、智慧交通等领域将成为引领云通信行业发展新航向。同时,作为行业基础设施,视频云也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进一步强化视频的体验感知和交互能力,‌降低视频码率和时延,以‌提升用户体验。

中国云通信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