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作为发展的生命线

       内容摘要:过去的20年,湘潭国家高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历经彷徨、探索、磨砺和奋斗,高举科学发展大旗,立足产业链群,致力创新驱动,营造独特美景“筑巢引凤”,走出了一条特色招商的阳光大道。

       何以让盘旋高空的“凤凰”蹁跹而至?

       过去的20年,湘潭国家高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历经彷徨、探索、磨砺和奋斗,高举科学发展大旗,立足产业链群,致力创新驱动,营造独特美景“筑巢引凤”,走出了一条特色招商的阳光大道。

       转轴拨弦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这句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湘潭高新区创业之初的情景。

       1992年,湘潭高新区刚成立时,面对白手起家的窘迫困境,特别是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在湘潭的开发这样一个“陌生”课题,谁也没有把握,甚至也没有多少思想准备。因此,管委会把“拓展框架,主攻产业,招商筹资,建设新区”作为最初的目标。

       怎么招?怎么筹?一无人手,二无项目,三无渠道,是高新区招商面临的尴尬。此时,高新区更多的是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如对于资金有限、项目前景较好的项目,高新区根据企业要求代建厂房,企业以租赁土地、厂房的形式进入园区发展;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高新区根据国家政策将土地出售给企业,将厂房以或出售或奖励的形式转移所有权等。或者通过特殊的政策,将各种资金引入高新区,因此一段时间内,只要资金特别是外资能够到位,那是一路绿灯。

       然而这种“等客上门”的被动招商显然不能长久,更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需求。为扭转被动局面,高新区积极推行“走出去”的招商工作思路,重点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招商引资工作站,并积极利用各种洽谈会、贸易会、展销会之机,努力扩大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到2002年,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在高新区落地,内资、外资利用水平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并在招商中力排不上规模的,有污染的,没有特色、发展前景暗淡的企业。

       一个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新的一个十年到来了。招商对于解决高新区持续发展究竟占有何等地位、招商究竟怎样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涵,高新人开始了深刻的思索。“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的发展理念,开始在湘潭高新区形成,高新区的招商方式有了“高”、“新”的定位,招商团队拉开了 “以商招商”和“特色招商”的帷幕。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