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3年上海对外开放的10项重点举措

    内容摘要:2013年,“营改增”试点将在地区扩围和行业扩围两个维度上展开。上海应当牢牢把握“营改增”政策试点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推动分工深化和产业融合,促进服务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发展。

    1.全力办好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推动上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2013年5月,由商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应全力办好这项国家级的国际技术展示、交流和交易展会,并以此为抓手,推动相关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同时,以增强高端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为导向,用好“先行先试”政策,提高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医疗服务贸易领域、航运服务贸易领域、建筑服务贸易领域及专业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度,积极推进“大浦东”、“大虹桥”及前滩、后滩、世博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

    2.以贯彻落实各项推进政策为抓手,掀起新一轮总部经济和功能性机构集聚高潮。一是鼓励研发类地区总部集聚发展。应进一步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园区创新发展,尤其加大对研发类地区总部用地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资助导向,注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辐射范围和实体功能,鼓励跨国公司从境外向上海转移更多总部功能,支持在沪地区总部整合内部股权、引导具有投资功能的地区总部集聚实体业务。三是对地区总部的资金管理、通关便利、人员流动等给予进一步支持。探索便利地区总部资金运作的新举措,支持跨国公司将其人民币境外资金结算中心落户上海,继续扩大地区总部外籍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流动便利范围,完善地区总部的通关便利措施,优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营运环境。

    3.完善商务环境,健全政策激励,形成“两头在沪”企业集聚发展新趋势。一是为“两头在沪”企业营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在规划商业布局、店铺招商时给予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同等待遇,对做民生产品的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与高科技企业平等对待。二是对“两头在沪”企业的创新模式给予支持,如加大对品牌企业在申报科研项目中的政策支持。三是针对“两头在沪”企业研发、营销等高端部门的人才需求,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加大对外语人才、技术蓝领群体的培养力度。四是鼓励和推动企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平行拓展,促进服务于全产业链的平台经济发展,搭建起更多能够帮助企业获取资源、壮大功能的平台,如信息发布和展示等各类平台。

    4.加快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金融支持融资工具率先发展,力促上海外贸稳定增长。一是鼓励发展新型贸易业态。以浦东“自由贸易园区”和“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实践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以综保区为重点,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离岸贸易、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贸易性交易平台。二是加大国际贸易金融支持力度。外贸“国八条”表明,以出口信用保险为代表的保险类工具、以保理为新兴代表的商业类工具正在成为金融支持贸易的核心政策工具。上海应逆周期开始谋划,统筹平台型、具规模的商业出口信保机构,抓住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率先在全国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契机,放宽商业保理机构准入标准,完善征信渠道,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国际贸易金融支持融资工具在上海率先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开拓融资新渠道,为上海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5.抓住国务院38号文整顿交易场所初见成效的机遇,重点推进大宗商品进口交易市场建设。2013年,上海应抓住先机,及早筹划,加快建设具有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宗商品进口基地、信息中心和定价中心。可借鉴Global-Ore等运作方式,成立一个大宗商品进口交易市场,按照公司制方式运营。同时,依托上海期货交易所已有的机制,推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互动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品种、强化服务、完善风险监控机制、优化政府政策体系,并积极增强物流、资金、管理与参与者国际化能力。

    6.紧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形成全国海外投资中心。一是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积极构建人民币回流的国际投资池;二是积极推进与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相适应的上海外汇市场发展;三是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跨境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四是不断完善上海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五是积极推动上海发展成为人民币及相关金融产品定价为核心的投资中心;六是健全金融基础设施的对外服务功能。

    7.在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加速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一是帮助成熟中小企业“走出去”,加强对高端产业链环节和高端市场环节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引导,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走向发达国家。二是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遴选一些发展态势较好的民营企业作为跨国公司的培植目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国际化战略,把核心竞争力延伸到境外。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在金融、财税和简化投资审批、政府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四是努力搭建中小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借鉴“在美中国企业联盟(CCAA)”做法,按地域、按行业成立企业联盟,为在外投资、上市的本土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维护其在海外市场的公平利益。

    8.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快构建文化发展国际性平台。要积极打造“文化资源配置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一方面,强化上海文化金融市场培育和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加快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市场环境,打造立足本土对接国际的文化金融中心。另一方面,继续做大做强上海文化对外贸易平台,加大上海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力度,并打造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9.重点聚焦新金融集群集聚发展,全面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应站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层面对新金融进行规划、推进,推动建立市一区新金融合作机制、各区与浦东之间的合作机制,重点聚焦3个层次:一是非监管类金融机构,包括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商业保理等;二是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担保机构、村镇银行等;三是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包括第三方支付、财富管理、管理咨询、信用评级、资产评估、金融资讯与数据服务、投资咨询、金融人力资源、金融教育、财经公关、金融法律服务、会计与审计、票据中介等。

    10.扩大“营改增”政策试点放大效应,进一步推动服务经济开放与发展。2013年,“营改增”试点将在地区扩围和行业扩围两个维度上展开。上海应当牢牢把握“营改增”政策试点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推动分工深化和产业融合,促进服务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税制对服务经济其他制度的反撞性和协整性,继续完善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相关政策措施,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行业范围,放大“营改增”改革试点的积极效应,更好地促进“四个中心”建设和服务经济的发展。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