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3年贵州贵阳:“三大举措”助力“智力之城”建设

    内容摘要:在创业资助上,贵阳改变以往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传统做法,将引进创新创业人才作为资助重点,做到人才引进与项目落地、企业创办、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和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产业和生产一线聚集。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远大•生态风景”住宅小区,矗立着一栋别致漂亮的人才公寓。这栋贵阳市专门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免费住所,目前已有27位高层次人才入住。

    据了解,作为超常规引进高级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贵阳市规划建设了高级人才公寓700套,将于2014年6月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洼地中崛起的贵阳,从未像今天这样急需人才、渴求人才。

    近年来,作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贵阳市提出了“超常规开发现有人才潜能、超常规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超常规使用优秀人才”的要求,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初步呈现了人才辈出、百舸争流的局面。

    配套政策:开好人才“处方”

    “贵阳‘欠发达’,归根结底是人才‘欠发达’。”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多次强调,“要创新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大气用才、大度容才、大方励才,超常规激活现有人才,超常规引进发展急需人才。”

    高度重视,必然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

    从《贵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人才强市的战略目标日渐清晰。

    从《贵阳市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到《关于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人才培养、引进、稳定和激励的政策措施逐渐扎实。

    总计40余个引进人才的“处方”,涵盖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等环节的政策措施和办法规定,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一项项优惠措施引来了不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

    “‘两院’院士创办企业,给予不少于500万元的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和不少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公寓;博士研究生创办企业,给予不少于50万元的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房公寓……”2012年5月出台的《关于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从创业启动资金、工作场所、住房公寓、贷款担保等多方面为入驻人才提供保障。

    数据显示,目前贵阳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进站院士8名,博士200余名,硕士400余名;中高级职称3000余名,成为贵州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最集中的区域,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招才引智的不拘一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在贵阳这片沃土成就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成为这座城市高水平崛起的永动力。

    创新机制:盘活人才资源

    去年初,贵阳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考研究生担任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干部,100个岗位、4200余人报名竞争,其中不乏博士研究生128人,海外高校的毕业生135人。

    事实上,大多数考生选择到贵阳干事创业,看中的是贵阳的发展环境,更是因为贵阳引进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在他们看来,当前贵州各方面都大力发展,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发展的空间潜力巨大。

    尊重人才、爱护人才。贵阳一方面在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创新人才机制,盘活人才资源。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改变以往“重项目轻人才、重引资轻引智”的做法,坚持项目引进与人才引进并重,做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实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政策,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短期服务等形式,千方百计吸引高端人才来筑创新创业。

    ——建立科技金融支持体系。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初期的实际需求,大力抓好贵阳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发挥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作用,解决人才从科技研发到科技创业再到市场化成长过程中的资金困难。目前,高新区已与国开行等20余家金融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并为40家科技型企业争取到10亿元的信贷资金。

    ——建立“待遇从优”的激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鼓励高层次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对转化成绩突出的团队及个人进行表彰。对创办经济实体的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按税收贡献情况给予奖励。建立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审人才特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开展各级科研创新项目资助时,同等条件下向人才特区内优秀人才倾斜。

    ——创新工作机制。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采取量身定制的办法,做到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特事特办,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零障碍、无门槛。对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尽可能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对引进到企业工作和自主创业的,以洽谈协商的方式确定人选;对引进挂职的,根据个人意愿和专业特点直接安排,诚邀各类人才到贵阳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在创业资助上,贵阳改变以往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传统做法,将引进创新创业人才作为资助重点,做到人才引进与项目落地、企业创办、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和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产业和生产一线聚集。目前,贵阳市“1020”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共资助了人才特区的8个创新创业团队,资助金额达1283万元。

    搭建平台:打造人才高地

    2007年春天,海归博士牟端携带一件简单的行囊回国。5年后,牟端创办的海明科技(贵阳)有限公司的高科技产品打入欧洲市场,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其实,像牟端这来贵阳创业的让人们耳熟能详的高层次人才比比皆是。

    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带来一个项目,这样的故事在贵阳不断上演。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李军强调,引进高级人才,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发挥“磁石”作用,努力聚集更多高级人才特别是产业人才,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留住人才,要有为其打造发展的广阔平台。贵阳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发展,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建设。

    三大省级人才基地、六大生态产业人才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让人才找到自己的归属和方向。

    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贵阳共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2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8个。

    这些平台的建设和打造,不但聚集了一批贵阳紧缺的优秀人才,而且提供了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2012年,贵阳全市共直接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43名,其中博士92名、硕士458名、高级职称93名。柔性引进22名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开展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

    在同步小康的征程上,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贵阳,一座充满希冀和巨大潜力的“智力之城”正悄然崛起。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