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遇挑战 东北发力装备制造业

    去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虽然东三省当前经济增速面临挑战,但对东北经济过度悲观与实际并不相符,也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事实上,东北正迎来新一轮的振兴机遇。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遇挑战

 

    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了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养老保险并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取得突破积累经验后推向全国,为全国发挥了重要试点示范作用,产生了全局性重大影响。实践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决策是正确的。特别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竞争力的恢复,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梁启东认为,东北去年的经济下滑是结构性下滑,东三省的落后有着体制共性,是计划经济时代旧体制、旧结构留下的后遗症。要治本就要通过体制改革塑造制度红利,并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计划经济遗留的“原”字号、“初”字号等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体制问题一直严重制约东北发展。而要改革,需要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改革商事制度,给民营经济创造发展条件。梁启东坦言,东北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阵痛期,必须要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改,提高民营经济比重。

 

    东北这些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停滞,老工业尤其是老国有工业是一个难题,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布局,来调整东北的产业结构,央企可以向中西部去,走出东北。

 

    经济下滑当中有亮点

 

    现在有很多妖魔化东北,把东北看瘪了的现象存在,但是其实东北的发展中呈现了很多亮点,很多好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是工业难受,服务业不难受。东北的服务也还不错,比如说辽宁一季度工业倒数第一,但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上升了7%,旅游收入增加了12%;上半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更达到了7.5%,文化体育和娱乐营业收入增长了15.8%。

 

    第二个现象是传统产业难受,新兴产业不难受。传统产业是石化、冶金、造船等产业,它们都因过剩而亏损。上半年辽宁的互联网经济上升38%,沈阳的机器人行销2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也要看到新兴产业在东北这块占比太少。传统产业占到90%以上,新兴产业不到10%。所以总的来讲,东北现在是旧经济告急,新经济不告急。

 

    第三个经济形势难受但民生形势不难受,现在的现象是东北尽管经济形势不好但是就业形势挺好。辽宁一季度在经济下滑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实现实名制就业11.1万人,新增就业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上半年,辽宁实名制就业43.4万人,新增就业27万人,登记失业率3.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增速下滑,就业不减。去年全国最难就业季解决1322万人就业,辽宁解决102万人就业,占全国的12分之一。其实真正的就业在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还有大众创业。例如,辽宁去年经过注册制度改革,新增大小个体户、小企业37.9万户。这些都是就业的蓄水池。在就业问题上,辽宁的形势好于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工业经济时代,就业与保8和GDP增速有关,但是在服务经济时代,就业与保8、与GDP增长无关。辽宁GDP增长特别低,至1.9%,但是就业还不错。

 

    第四个现象是政府难受,老百姓不难受。上半年辽宁政府的收入下降了22%,黑龙江下降了19%,但实际上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是增加了7.5%、8.2%,农村居民收入很高。政府腰包瘪,但老百姓腰包鼓,开始有“藏富于民”的迹象。

 

    发力装备制造业

 

    去年开始,东北经济呈现断崖式下跌,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排名全国后五位。为了遏制下滑势头,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吹响了东北新一轮振兴的号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抓紧实施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然而今年东北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梁启东表示,东北经济去年下半年比较严峻,今年上半年还是没有太大好转,工业经济情况比较糟糕。现在东北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没有成型,老工业基地转型到了关键节点。

 

    2015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正迎来经济再腾飞的机遇。例如,吉林省在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领域优势明显,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东北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和共和国的“装备部”,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也有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东北制造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东北三省被定位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东北谋求新一轮振兴的重要抓手。

 

    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不仅有助于完成当前调结构、稳增长任务,更是为了从长远让中国经济挺直新脊梁。6月,中俄高铁项目签署合同,中国企业负责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梁启东表示,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是提高竞争力的良策,东北的产业结构里能源、原材料占比过大,目前都遭遇了产能过剩。东北也有一些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比如长春的轨道客车,还有沈阳的机器人产业,这些都代表了东北经济新的活力。

 

    梁启东建议,东北应结合自身对俄罗斯、日本外贸发展成熟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主导产品和配套产业、充分扩大产业链,譬如长春的动车制造加快向全球出口,“一带一路”便是非常好的契机。辽宁全省上下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到2020年辽宁新型工业化水平将达到国家制造2025第一阶段的目标。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量化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