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温彬:银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金融去杠杆成效显现,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回归本源是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温彬:银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温彬:银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同样如此。这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2003年末启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进入市场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盈利水平快速增长,并呈现出重资本、重资产、重网点等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增长动力转变,银行依靠“垒规模、赚利差、铺网点”的传统经营模式难以持续,亟待向轻资本、轻资产、轻网点方向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回归本源。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业要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过去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利差空间收窄,一些金融机构追求盈利最大化,热衷加杠杆、扩同业、做通道等业务,进行监管套利,导致潜在金融风险上升。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金融监管。目前,金融去杠杆成效显现,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回归本源是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聚焦优势。

    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必须发挥各银行机构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长期以来,银行在战略定位、经营模式、客户选择等方面雷同,导致金融供给和需求错配、竞争激烈和服务短缺并存的问题。为此,银行业可以比照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形成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多层次银行体系,构建国有、民营、外资和大、中、小型银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银行应识别、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特定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精耕细作,成为有价值的银行。

    三是,创新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当前,加强金融监管并非要抑制金融创新,而是要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的变化,银行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提高金融业经营效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银行业应加快建立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监管变化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风控管理、考核体系等。在技术创新方面,银行业应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推动中国银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10000 111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链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案例研究,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前瞻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