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我国航空维修产业起步较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强大的内生动力驱动下,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迅速;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航空部附件维修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截至2022年末,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数量为430家,其中具备部附件维修能力的维修单位有212家。目前,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呈现出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厂商、航空公司下属维修单位、其他第三方维修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关键词:航空部附件维修、民用航空、驱动因素、竞争格局
一、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概述
航空维修业是民航运输业的重要支柱,航空维修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基础。按照中国民航局(CAAC)颁布实施的《民用航空的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航空维修可分为机体大修、航线维护、发动机修理、部附件修理以及飞机加改装等。其中,部附件维修所涉及的种类最为广泛,涵盖了电子电气、液压、气动、机械等众多领域,是最具潜力的航空维修市场之一。
航空部附件维修指对机载电子和机械设备等部附件的维修。其中,机载电子设备维修的对象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导航系统等;机械设备维修对象主要包括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等。航空部附件维修通常由业主将拆下的部件送到部件维修单位或车间后,经过排故、换件、修理和测试等工作后重新成为可用件并取得适航放行证书,需要时即可装机使用。
二、航空部附件修理产业链
航空部附件维修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树脂基复合材料等航空材料以及电子元器件、液压装置、通信基站建设等零部件和服务供应商。航空部附件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器件所需的电子元件、航空材料均不相同,部分计算机系统涉及飞机核心领域,集成度高、线路结构复杂。目前,相关维修设备和技术资料受到国外厂商的严密封锁,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相关芯片以及核心零部件,逐步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国产替代,使航空部附件适配度大幅提高,有效降低相关企业采购成本,推动行业稳步发展。
产业链中游为航空部附件维修企业。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业飞速发展,航空飞机保有量日益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航空维修事业也随之发展,吸引大量企业进入航空部附件维修市场。航空部附件维修企业主要服务于我国民用航空、通用航空以及部分军事航空事业。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对国防事业的投入,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需求也快速扩大,我国航空工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推动了国内航空部附件市场扩容。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三、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民用航空事业稳定发展
我国民用航空业始于1949年,至今已有70余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民航事业发展。自2005年《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发布以来,国家放宽了民航业的投资准入及投资范围,民营资本不断涌入航空运输业,整个民用航空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客、货、邮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民航运力的投入不断加大,民航机队存量、增量均呈持续提升态势。根据民航局《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6家;民航运输飞机4270架,较2022年增加105架。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的复苏,国内航空运输业也随之高速发展,民航运输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2023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5206条,较2022年增长536条,其中国内航线4583条,国际航线623条。2023年,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飞行小时1220.90万小时,较2022年增长94.5%。国内航线完成运输飞行小时1092.77万小时,较2022年增长96.2%;国际航线完成运输飞行小时128.13万小时,较2022年增长81.3%。航线网络的不断完善、运输市场的不断增长、国际航线的日益恢复,都直接带动航空部附件的使用频率和磨损程度持续提高,从而增加对维修服务的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2、军民合作深度融合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近年来国际争端的不断加剧,航空装备国产化成为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根据2023年1月央视报道《J-7 战斗机今年或退出中国空军作战序列》,预计J-7等二代战机将于2023年全部退役,并由J-16、J-20等三、四代战机替代。我国军机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军机质和量的差异将驱动军机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军机部附件维修业务不断向民营企业开放,优质的民营企业将凭借先进的制造技术、齐全的军工资质、优秀的维修技术等优势取得高速发展,为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3、维修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航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航空器构造也逐步向高性能、复杂结构方向迈进,对配套的机载设备、机体结构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来,航空部附件的损伤维修主要通过焊接、铆接加强块、复合材料胶接等传统技术来完成,由于该类技术对飞机复杂机体结构的可达性差,修复铝镁合金等易氧化、低熔点的材料时,极易产生焊接裂纹,其较大的热应力也会对基体造成变形和热损伤,修复后的抗疲劳性能、结合强度也不能满足关键主承力结构的载荷要求。因此,传统维修技术无法满足战机核心结构件的维修需求。
与传统维修技术相比,被修复的部附件在冷喷涂增材制造过程中全程处于低温状态,无氧化烧损、无打孔破坏,避免了焊接高温等方式对基体材料的热损伤、铆接加强块、打止裂孔等方式对基体造成的附加损伤,比复合材料胶接等方式具有更强的涂层强度。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在修复过程中不产生火花、高温,可适应多种修复场景。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冷喷涂、热喷涂、高能束流焊接、气相沉积等技术路线。
四、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航空维修产业起步较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强大的内生动力驱动下,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迅速;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航空部附件维修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截至2022年末,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数量为430家,其中具备部附件维修能力的维修单位有212家。但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工程技术力量参差不齐,深度维修能力有待提升。在部附件维修方面,以各个系统的计算机、控制器为主的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维修能力也仅覆盖波音737、空客 320/330等保有量较大的机型的部分型号,其他型号部附件维修仍依赖于国外OEM厂家。由于维修能力的不足,国内航空部附件维修单位存在一定程度的低层次维修能力重复建设的现象,国内维修单位在航空器机体维修方面的能力建设相对集中,但深度维修能力建设不足,往往处于低层次的成本竞争状态。
随着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得以发展和壮大,改变了以往OEM厂家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的局面,尤其在军用部附件领域的国产替代率迅速提升,也体现出国内航空部附件维修技术的重大进步。目前,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呈现出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厂商、航空公司下属维修单位、其他第三方维修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中,OEM厂家主要为美国霍尼韦尔、美国派克等境外企业,其依靠原厂维修服务的技术优势,掌握核心部附件供应链,在部分高附加值维修领域掌握优势。以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工程技术公司为代表的民航企业投资的维修企业,主要从事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修等业务,主要服务自身航空集团。第三方维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数量较多,包括如海特高新、航新科技、安达维尔、超卓航科、成发泰达等,其依靠性价比高、市场灵敏度高、机制灵活等特点,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是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市场参与者。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内的第三方维修企业正在加强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维修企业获取业务量;另一方面,维修企业可以通过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来增加市场谈判话语权,与航空公司共同抵御境外OEM厂商的技术垄断风险。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4-2030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共十二章,包含未来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对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发展建议分析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