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4中国垃圾分类行业产业链、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政策引导和法律约束不断增强,垃圾分类技术加速创新[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国家正不断出台垃圾分类相关规范政策,随着我国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范围的逐渐扩大,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清运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及时对垃圾进行清运可以有效防止垃圾在城市中堆积,从而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因此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生活垃圾清运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以实现垃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达2.5亿吨。


关键词:垃圾分类产业链;垃圾分类发展历程;垃圾分类市场现状;垃圾分类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垃圾分类通过将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率,最大限度地保证垃圾处理的正常运行和控制环境污染情况,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此外,垃圾分类还能减少可回收垃圾造成的污染现象,对这些可回收材料进行循环利用,保证了资源的可再生,既能提高垃圾的经济和资源价值,又能降低土地资源的消耗。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金属罐、玻璃瓶等,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加工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可回收垃圾则是指不能重复使用的物品,如纸巾、食物残渣等,这些垃圾需要经过焚烧、填埋或堆肥等方法加以处理。垃圾分类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通过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垃圾处理的效率。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生活垃圾分类、主要成分以及处理建议


垃圾分类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指垃圾生产及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制造,其中垃圾生产是指居民、企事业单位等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垃圾,是垃圾分类产业链的起点;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制造涉及到垃圾收集设备、垃圾转运设备的制造,以提高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效率。中游是环卫,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收运和垃圾转运三个环节。下游是垃圾处置,包括焚烧、填埋、堆肥和回收利用等。

垃圾分类行业产业链图谱


我国“垃圾分类”口号的首次提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勤俭建国”的大背景下,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垃圾要分类收集》的文章,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次出现了垃圾分类的口号,同样,北京也成为全球公认的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城市。随后1996年,在北京市政府指导下,西城区大乘巷社区成为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这也是我国“垃圾分类”真正意义上的开始。2000-2014年,我国垃圾分类行业处于探索阶段,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如2000年,原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2003年公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2007年4月,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2015年开始,我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工作也驶入了快车道。

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历程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二、产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卖、快递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生活垃圾产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增至2.64亿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还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存量约70亿吨,生活垃圾已经给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既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坏境。通过减量、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2017-2023年中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变化


近年来,国家正不断出台垃圾分类相关规范政策,随着我国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范围的逐渐扩大,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清运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及时对垃圾进行清运可以有效防止垃圾在城市中堆积,从而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因此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生活垃圾清运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以实现垃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达2.5亿吨。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未来生活垃圾清运市场将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提升清运设备和车辆的数量及质量,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垃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2017-202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变化


在垃圾处理方面,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包括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其中,卫生填埋方式具有处理成本低和技术相对成熟的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垃圾焚烧方式则具有处理速度快和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保、节能已经成为我国的发展主题,我国正不断加快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建设,从而有效处理生活垃圾。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数量同比下降18.08%至444座,主要原因是运营过程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造成压实度不够、接纳不规范垃圾等;垃圾焚烧厂数量同比增长17.32%至684座,主要是垃圾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大幅增加。

2017-202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数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为推动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实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以及实际处理需求的支持下,我国各地区和各部门正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进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同比下降1.69%至2.4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同比增长4.95%至110.94万吨/日,主要是我国生活垃圾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2023年以来,我国各省市愈加重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并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计划,旨在提升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经过初步计算,202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预计将增长至2.52亿吨。

2017-2023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变化


三、发展趋势


1、促进垃圾分类技术创新,推动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各行各业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的改变,垃圾产量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食品浪费、包装材料的使用等因素都对垃圾产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科技的推动下,如何对这些生活垃圾分类并将其合理利用尤为重要。首先,加强生活垃圾再利用技术创新,对产生量大、可再循环利用的垃圾开展技术研究,并为低价值废弃物等“垃圾”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探索新的利用路径。其次,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渗透和运用,并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信息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我国垃圾分类收集效率和完善垃圾分类政策。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垃圾分类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创新,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和精度。


2、政策引导和法律约束不断增强,垃圾处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我国垃圾分类需要政策引导及法律约束为后盾,从而形成普遍的文明习惯和社会共识。借助政府宣传力量、财政资金等手段,不仅能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推广,还能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有助于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


垃圾处理作为垃圾分类产业重要的下游领域,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引导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有望从单一处理转向多元化处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活垃圾成分较为复杂,具备有机物含量大、含水率较高、热值低、可回收物含量少等特性,采用单一的处理技术往往无法完全满足处理要求。因此,结合填埋、焚烧、堆肥等多种处理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同时也有望成为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垃圾分类行业其他重点城市发展分析,中国垃圾分类产业链典型企业发展分析,2024-2030年中国垃圾分类投资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