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据统计,2023年我国光伏建筑新增装机规模已达77.55GW左右,占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80%以上,同比增幅达88%。随着“双碳”发展目标推进,我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光伏建筑受到的市场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全国光伏建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未来随着绿色建筑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升级,我国光伏建筑行业将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趋势,产业规模将日益扩容。
关键词:光伏建筑产业链;建筑业碳排放情况;光伏建筑行业政策;光伏建筑新增装机规模;光伏建筑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光伏建筑,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主要分为BAPV与BIPV两类。其中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是指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即将光伏组件通过简单的支撑结构附着在建筑屋顶或外墙上,对建筑原有结构不产生影响,移除光伏组件后,建筑功能依然完整。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是指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即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结构的功能部分,在建设中与建筑主体一体成型。
在这两种方式中,BAPV是一种常用的光伏建筑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而BIPV是光伏建筑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即所应用的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及建筑美学要求。通常情况下,将BIPV光伏组件设计成幕墙、屋顶、门窗、遮阳板、采光顶、阳台护栏等形式。
光伏建筑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光伏玻璃、光伏胶膜、光伏背板、光伏逆变器、光伏支架等光伏发电零部件及组件,塔式吊车、混凝土搅拌车、钢筋切割机、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等工程机械,以及木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钢筋、建筑塑料等房屋建筑材料。产业链中游为光伏建筑的投资、建设环节。产业链下游则是用电、运营等环节,包括用电用户、电力公司上网再分配等。
二、产业环境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协会于2022年12月28号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年会上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9%。从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来看,建筑业总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和建筑运行阶段三部分组成。目前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为50.8亿吨,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为21.6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1.7%。细分来看,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构成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占比在22%左右波动。
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指的是在住宅、办公建筑、商场、酒店、学校等建筑内,为居住者或使用者提供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室内温度调节等服务功能所产生的碳排放。近些年,随着我国居民各类家用电器普及率的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电力相关间接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是碳排放来源中增速最快的类别。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大国,其中建筑领域是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过程的碳排放量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建筑使用电力导致的间接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2%。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均用电量将进一步提高,使得建筑内电力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压力增加。在此背景下,光伏与建筑的结合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我国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同时,得益于技术进步及规模化带来的成本降低,国内光伏项目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建筑的经济效益呈现持续提升态势。经研究显示,通过光伏建筑项目建设,可以实现部分电力的自发自用,同时还可以将富余的碳排放配额放到市场上出售来增加额外收益。因此,“建筑+光伏”模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降低碳排放的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光伏建筑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三、产业现状
“双碳”战略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将光伏列为政府工作重点,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行动规划。同时,国家出台了众多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支持光伏建筑发展,致力于减少建筑运行过程耗能。例如,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的要求。国家将“建筑+光伏”作为推进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光伏建筑行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升级,为产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在政策支持推动下,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工程完成投资额已超过6700亿元。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一般位于电力负荷中心附近,具有可就地消纳,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快、投资金额低,灵活性较高等优点。而建筑屋顶、墙面受光照时间较长,太阳能资源充足,在建筑表面发展分布式光伏不占用现有国土资源,土地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光伏与建筑结合的形式已逐步成为我国发展分布式光伏装机的主流方法,光伏建筑也因此成为光伏发电行业投资建设发展主要手段之一。
据统计,2023年我国光伏建筑新增装机规模已达77.55GW左右,占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80%以上,同比增幅达88%。随着“双碳”发展目标推进,我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光伏建筑受到的市场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全国光伏建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未来随着绿色建筑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升级,我国光伏建筑行业将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趋势,产业规模将日益扩容。
四、发展趋势
1、光伏组件及储能技术进步,提高光伏建筑运营效率
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益增强,我国光伏建筑的初始投资成本未来有望继续下降。光伏建筑投资成本下降,有助于提升光伏运营商的利润水平。同时,由于光伏设备的效率提升,光伏设备的发电能力得以提升,单位发电成本下降。随着未来光伏建筑的单位发电量成本持续下行,光伏运营商利润有望增厚,为扩大光伏建筑规模提供有效支撑。因光伏发电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通过应用储能技术可以平抑电网、电源和负荷侧的波动,光储电力可以按照负荷需求进行需量管理。未来将有更多的光伏建筑配置储能,这些光伏建筑项目能够根据电力市场的电价和上网电价调节供电状态,在提升业主用电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电站发电收入。行业利润率提升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推动光伏建筑产业加快发展。
2、政策加经济效益共同推动,光伏建筑渗透率提升
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动光伏建筑的发展,给予光伏建筑项目一定补贴;同时光伏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推动着光伏建筑项目建设。一方面,光伏组件及储能技术进步,提高光伏建筑运营企业发电收入;另一方面,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加速建设,光伏建筑运营企业可将富余的碳排放配额放到市场上出售来增加额外收益,有利于提高光伏建筑项目投资效益。我国光伏建筑项目已具备较好经济性,市场上的光伏建筑项目普遍回报周期在10 年以内。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政府补贴有利于降低光伏建筑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将吸引建筑业主和光伏建筑项目承建运营方,政策和经济效益共同推进光伏建筑快速发展,使得光伏建筑渗透率提升。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光伏建筑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4-2030年中国光伏建筑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光伏建筑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共九章,包含中国光伏建筑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中国光伏建筑行业主要企业经营分析,中国光伏建筑行业投融资分析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