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关键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以图书馆为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逐步增长。根据《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图书总藏量14.4亿册,同比增长5.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产业链、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
一、公共图书馆行业概述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公共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是在省、市、县、乡等地域划分的基础上由政府投资建立的。按行政隶属关系可分为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等。
在中国,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推动,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协助和指导街道图书馆(室)建立城市基层图书馆网,不仅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我国文旅部联合多方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推动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此外,我国还强调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鼓励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公共图书馆能够更精准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二、公共图书馆产业链
公共图书馆产业链上游包含房地产开发,钢材、铝合金、水泥、混凝土、门窗、书架等建筑建材,书刊内容创作者、出版商以及图书管理系统等软件开发等多个产业。其中,在公共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的浪潮中,技术供应商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为图书馆提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LMS)、数字化技术、RFID技术、自助借还书设备、智能检索系统等支持。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中游为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营环节。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产业链下游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包括学生、社会读者、科研人员等,其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提升自我、进行学术研究,是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三、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关键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基于此,各地政府纷纷以图书馆为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逐步增长。根据《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图书总藏量14.4亿册,同比增长5.6%。但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步较晚,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均图书藏量仅1.02册,人均购书费仅1.6元,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地区分布不均,从整体来看,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多,而西部及东北地区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四川、河南、山东、云南、广东等省份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较高;叠加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得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多,均超过150个。受地理、经济或人口等因素,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等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数量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在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上更加注重均衡性和便利性,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不断落实,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图书馆进行了大力改造,补充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经典著作,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建立图书馆学专修科,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培养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建设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随着优质图书增多和全民阅读深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多彩,数字平台极大丰富了阅读资源,持续激发居民阅读热情。与此同时,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拔地而起,凭借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创意十足的文化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批读者纷至沓来,成为大众社交和休闲的热门场所。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悄然现身于各大旅游推荐榜单,成为备受追捧的旅游打卡胜地。2023年,全年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1.61亿人次,同比增长46.9%;书刊文献外借人次超3.3亿人次,同比增长32.7%。
四、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研判
1、智慧图书馆建设不断推进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进入了新阶段,正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和新技术应用,形成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新空间。走进图书馆,首先迎接读者的是机器人管家,语音咨询、图书检索都可在智慧平台上快速完成,人脸识别就能借还图书,智能书柜让书籍“走”出来、再精准“收”回去,均是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实景。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将以智慧场景为牵引,为5G、8K、无感借阅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搭建验证、展示和推广平台,让前沿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可欣赏、可社交、可分享的阅读场景。
2、文旅融合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
未来,文旅融合发展将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提出新要求。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将具备阅读推广、素养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研学旅游和社区融合等多元功能,依托空间资源、文献资源,为游客提供具有公共馆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服务或场景,提升空间的场所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拓展展览、休闲、社交等社会功能,加深与社会文化的融合程度。另一方面,各地图书馆将开展作家见面会、图书剧目演出等多种活动,打造“阅读+轻食+创客空间+文化沙龙”形式的新型“城市书房”,使读者进行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享受文化立体式文化体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共十章,包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借鉴,领先公共图书馆运营分析,公共图书馆发展前景展望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