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养殖珍珠行业产量、市场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淡水珍珠主导地位稳固,海水珍珠亟待技术破局[图]

内容概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国,养殖珍珠行业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养殖珍珠进出口数据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的分化格局。2025年1-5月,中国养殖珍珠进口数量为12.96吨,同比下降34.64%;进口金额为0.89亿元,同比下降26.20%。进口量价齐跌的直接原因,源于国内珍珠自给率提升。近年来,中国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突破显著,如“爱迪生珍珠”等有核珍珠技术实现商业化,推动优质珍珠本土化生产。此外,环保政策倒逼产业转型,如浙江诸暨通过“珍珠蚌自动化滴管清水养殖模式”,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养殖密度,进一步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同期,中国养殖珍珠出口数量为43.96吨,同比增长49.85%;出口金额为0.93亿元,同比增长28.15%。一方面,养殖技术革新(如物联网监测系统使优珠率跃升至40%)与产品设计年轻化(如巴洛克异形珠、珍珠混搭饰品热销)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的融合(如华东国际珠宝城跨境直播基地日均开播超500场),助力中国珍珠撕掉“廉价”标签。此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对淡水珍珠的需求增长,也为出口提供新动能。


相关上市企业:创新医疗(002173)


相关企业:武义伟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欧诗漫集团有限公司、泊头市华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清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御木本珠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欧诗漫集团珠宝有限公司、海南京润珍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珠宫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养殖珍珠、养殖珍珠市场规模、养殖珍珠行业现状、养殖珍珠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养殖珍珠是通过人工干预,在双壳类软体动物(如贝类或蚌类)体内植入异物(如贝壳小球、外套膜组织或珠核),刺激其分泌珍珠质包裹异物,经长期培育形成的珍珠。其核心多为人工植入物,矿物成分以文石(CaCO₃)为主(约占91.6%),含少量方解石与硬蛋白质。中国淡水珍珠养殖周期短(通常2-4年)、产量大,颜色多样(白、粉红、绿色等);海水养殖珍珠则以日本Akoya、南洋白珠、大溪地黑珍珠等为代表,培育周期较长(3-5年)。

养殖珍珠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58年以前的萌芽阶段,北宋《文昌杂录》记载“以假珠投蚌”的养殖方法,开创全球人工育珠先河。南宋叶金扬发明“附壳珍珠”技术,将佛像等造型植入蚌壳,形成艺术珍珠,湖州因此成为早期珍珠养殖中心。清末战乱导致技术失传,日本御木本幸吉借鉴中国方法培育出半圆珍珠,奠定现代珍珠产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熊大仁等学者结合传统技术与日本经验,推动现代珍珠养殖技术重建。


1958-1977年的规模化发展阶段,1958年,广西合浦建立首个海水珍珠养殖场,实现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开启中国现代海水珍珠养殖历史。1965年,合浦珍珠养殖场与中科院合作,完成珠母贝全人工育苗,解决天然资源濒危问题。1962年,熊大仁团队在江苏成功培育淡水无核珍珠,推动技术向浙江、湖南等地推广,形成规模化养殖。1968年,太湖地区实现淡水珍珠商业化养殖,奠定中国淡水珍珠产业基础。


1978-2000年的产业升级阶段,1980年代,淡水有核珍珠试验成功,解决无核珍珠形状不规则问题。1994年,谢绍河研发“淡水有核珍珠”技术,通过商业鉴定,推动高端市场发展。养殖区域扩展至安徽、江西等地,形成“中国珍珠之都”诸暨等产业集群。加工与销售环节崛起,珍珠饰品、工艺品进入国际市场。


2000年至今的现代化转型阶段,2003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海洋生物医药纳入重点产业,拓展珍珠应用领域。近年来,中国引入智能养殖系统,提升珍珠质量与产量。面对海水养殖面积因环保压力缩减,通过技术升级(如“爱迪生珍珠”规模化养殖)维持产量。同时,诸暨等地启动“直播基地+跨境电商”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养殖珍珠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珍珠贝类(淡水以三角帆蚌、褶纹冠蚌为主,海水以马氏珠母贝为主),珍珠核(贝壳小球、外套膜组织或珠核)、专用饲料(富含氨基酸、生物酶、益生菌的复合饲料、稀土元素补充剂等)、药品与消毒剂、脉冲除尘设备、污水循环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为养殖珍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珠宝首饰、服装、家居、美容等行业。

养殖珍珠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四、行业现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国,养殖珍珠行业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淡水养殖珍珠产量为697.39吨,同比增长46.79%,中国淡水珍珠产量占全球95%以上,核心产区集中在浙江诸暨、江苏苏州、安徽芜湖等地,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其中,诸暨被誉为“中国珍珠之都”,年交易额占全国80%。同期,中国海水养殖珍珠产量为2.31吨,同比增长14.99%。海水珍珠养殖则以广西北海、广东流沙港为主,但受限于技术门槛与环保压力,产量占比不足5%。

2010-2022年中国养殖珍珠产量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养殖珍珠进出口数据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的分化格局。2025年1-5月,中国养殖珍珠进口数量为12.96吨,同比下降34.64%;进口金额为0.89亿元,同比下降26.20%。进口量价齐跌的直接原因,源于国内珍珠自给率提升。近年来,中国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突破显著,如“爱迪生珍珠”等有核珍珠技术实现商业化,推动优质珍珠本土化生产。此外,环保政策倒逼产业转型,如浙江诸暨通过“珍珠蚌自动化滴管清水养殖模式”,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养殖密度,进一步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同期,中国养殖珍珠出口数量为43.96吨,同比增长49.85%;出口金额为0.93亿元,同比增长28.15%。一方面,养殖技术革新(如物联网监测系统使优珠率跃升至40%)与产品设计年轻化(如巴洛克异形珠、珍珠混搭饰品热销)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的融合(如华东国际珠宝城跨境直播基地日均开播超500场),助力中国珍珠撕掉“廉价”标签。此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对淡水珍珠的需求增长,也为出口提供新动能。

2020-2025年1-5月中国养殖珍珠进出口情况


2025年1-5月,中国养殖珍珠进口金额国家分布中,中国从法属波利尼西亚进口养殖珍珠金额达2769.11万元,同比增长195.14%,占中国总进口金额的31.12%。大溪地黑珍珠是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亚境内盐湖的特产,珍贵异常,享有皇后之珠和珠中皇后的美誉。大溪地黑珍珠以其深邃的黑色基调与孔雀绿、浓紫等稀有伴色,稳居高端珠宝市场顶端,单位价值远超淡水珍珠。尽管法属波利尼西亚对珍珠出口质量(如珠层厚度、形状规则度)实施严苛标准,但中国进口商仍愿支付溢价,既为满足国内高净值人群定制需求,亦为储备优质原料以提升深加工产品附加值。


同期,中国养殖珍珠出口印度金额为2840.16万元,同比增长32.96%,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30.56%,印度凭借低成本劳动力与成熟的手工镶嵌工艺,将中国淡水珍珠转化为具有印度特色的Kundan、Polki饰品,再出口至欧美市场。其次是中国香港,其出口金额为2653.17万元,同比增长137.29%,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28.55%。香港利用零关税政策、成熟的珠宝检测体系(如香港珠宝玉石检验中心)及与国际拍卖行的合作,将中国淡水珍珠分销至东南亚、中东等地,同时反向输入海水珍珠至内地,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循环。

2025年1-5月中国养殖珍珠进出口金额国家分布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养殖珍珠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集聚、区域特色鲜明”的特征,同时伴随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创新加速,行业竞争生态持续演进。以南珠宫、阮仕珍珠、欧诗漫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核心技术专利(如珍珠增光技术、纳米深加工)及品牌国际化战略,占据高端珠宝与深加工领域。例如,南珠宫主导“合浦南珠”地理标志,阮仕珍珠掌控全球优质海水珍珠采购权,欧诗漫则以珍珠美容科技切入化妆品赛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大量中小企业依托区域产业集群(如诸暨淡水珍珠市场、北海海水珍珠基地),在原料供应、初级加工、电商销售等环节展开竞争。部分企业通过“小而美”策略,专注异形珠、设计师款等小众市场,借助直播电商实现突围。

中国养殖珍珠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港,是中国海水珍珠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深耕海水珍珠全产业链,涵盖珍珠贝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及文化推广,旗下拥有“流沙南珠”等知名品牌。荣辉珍珠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累计获48项专利,涵盖养殖技术、加工工艺及产品设计。例如,其研发的“珍珠贝养殖用喷头及喷粉装置”提升了育珠效率,而“含马氏珠母贝肉多肽的面膜”则拓展了珍珠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公司还参与制定《高品质珍珠分级》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作为“中国珍珠第一村”流沙港的支柱企业,荣辉珍珠产品出口至美国、欧盟、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流沙南珠”以珠层厚、光泽佳著称,深受国际市场青睐。

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简介


海南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海南三亚,前身为三亚海润珠宝有限公司。公司以“珍珠科研、养殖、加工、销售”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旗下拥有“海之南”化妆品品牌及“海润”珠宝品牌。海润珍珠掌握珍珠深加工核心技术,如“珍珠纳米技术”可提升珍珠粉细度至纳米级,增强生物利用率。其研发的“珍珠活性功能肽”应用于保健品领域,获多项国家专利。公司还主导中国珍珠新品发布会,推动“黄金+珍珠”跨界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

海南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智能化养殖成主流


中国养殖珍珠行业正加速从传统经验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养殖系统,已实现水质监测(如溶解氧、pH值实时调控)、病害预警(基于图像识别的贝类健康诊断)、投喂管理(精准营养配方)的自动化。例如,浙江诸暨的“珍珠蚌自动化滴管清水养殖模式”,通过循环水系统减少污染,同时将养殖密度提升30%。未来,基因编辑技术有望突破育种瓶颈,如培育抗病性强、生长周期短的珠母贝新品种,进一步缩短养殖周期(淡水珍珠从3年缩至2年)。此外,区块链技术将应用于珍珠溯源,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珍珠从养殖到加工的全流程信息,增强品牌信任度。


2、消费场景多元化,年轻化与高端化并行


中国珍珠消费市场呈现“两头开花”趋势。一方面,年轻群体成为增长引擎,推动产品设计向简约风、个性化定制转型。例如,异形珍珠(巴洛克风格)、珍珠与金属混搭饰品在社交媒体平台销量激增,2024年“双十一”期间,诸暨珍珠直播基地单日销售额突破2亿元。另一方面,高净值人群对高端珍珠的需求持续攀升,大溪地黑珍珠、南洋金珠等稀缺品种成为拍卖会常客。同时,珍珠深加工领域(如化妆品、保健品)潜力释放,海南海润珍珠的“珍珠活性肽面膜”年销售额已超5000万元。未来,随着“国潮”兴起,珍珠将与黄金、翡翠等材质跨界融合,拓展婚庆、收藏等细分场景。


3、全球化布局加速,产业链整合与品牌出海


中国珍珠企业正从“产品出口”转向“品牌与标准输出”。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养殖基地(如阮仕珍珠收购法属波利尼西亚海域)、建立国际研发中心(如千足珍珠与瑞士珠宝学院合作),掌控全球优质珍珠资源。同时,跨境电商与免税渠道成为品牌出海新通路,海南海润珍珠利用三亚免税政策,吸引东南亚、中东游客,2024年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85%。此外,中国主导的“珍珠分级国家标准”获国际认可,推动产业话语权提升。未来,行业将加速整合,形成“养殖基地+加工集群+品牌矩阵”的全球化布局,头部企业通过ESG认证(如环保养殖、劳工权益)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中小企业则聚焦细分领域,构建“专精特新”竞争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养殖珍珠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养殖珍珠行业发展预测分析,养殖珍珠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