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企业格局分析:车载储氢瓶销量下滑,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图]

内容概要:车载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用于储存氢气的容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储氢瓶主要分为四个类型:全金属气瓶(Ⅰ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Ⅱ型)、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Ⅲ型)、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Ⅳ型)。车载储氢瓶大多使用III型、IV型两种容器。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等因素驱动下,2021-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不断增加。2024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均呈下滑态势,主要系自2020年启动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将于2025年底到期,而新的政策尚未明确,叠加行业成本仍偏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2025年氢燃料电池仍处于迷茫期,产销量继续下跌,1-5月,氢燃料电池车产销分别完成1176辆和1122辆,同比分别下降25%和26.14%。2021-2023年期间,我国车载储氢瓶市场出货量伴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加而增长,2024年出货量同步下滑,2024年国内车载储氢瓶出货量约4.3万支,同比下降12%。从产品技术类型来看,当前我国车载储氢大多为35MPa的III型瓶,70MPa的III型瓶也有少量应用,2024年在车载储氢瓶市场,III型瓶占比98%;Ⅳ型瓶刚启动批量应用,尚未形成大的规模效应,仅占比2%,而国外主流采用70MPa的IV型瓶。目前国内从事车载储氢瓶研发及生产的企业超20家,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成本及客户资源等优势垄断市场,2024年前三家企业占据了我国车载储氢瓶69%的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个百分点。随着入局玩家不断增多,市场格局将逐步由集中走向分散。


上市企业:中材科技(002080)、国富氢能(02582)、中集安瑞科(03899)、京城股份(600860)、亿华通(688339)、亚普股份(603013)


相关企业: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科泰克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巨化集团有限公司、佛吉亚斯林达安全科技(沈阳)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丰辰氢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车载储氢瓶、储氢瓶、氢气、氢燃料电池汽车


一、车载储氢相关概述


车载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用于储存氢气的容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储氢瓶主要分为四个类型:全金属气瓶(Ⅰ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Ⅱ型)、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Ⅲ型)、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Ⅳ型)。I型、II型储氢密度低、氢脆问题严重,难以满足车载储氢密度要求;而III型、IV型瓶由内胆、碳纤维强化树脂层及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层组成,明显减少了气瓶质量,提高了单位质量储氢密度。因此,车载储氢瓶大多使用III型、IV型两种容器。

储氢瓶分类


车载储氢瓶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车载储氢瓶生产制造及下游应用领域,制造原材料包括碳纤维、铝等金属材料、烯烃聚合物、环氧树脂等。车载储氢瓶由内胆层、中间层、外保护层以及密封结构组成。其中内胆主要起阻隔气体和作为缠绕芯模的作用,基本不承受载荷。中间层为耐压层,主要承受高压气体压力,保证气瓶主体强度,一般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外保护层主要起表面保护作用,一般为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下游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与商用车。

车载储氢瓶产业链


碳纤维材料以其高强度、耐腐蚀、耐疲劳、阻燃性好及结构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制造车载储氢瓶的理想材料。碳纤维是制造车载储氢瓶的关键原材料,占车载储氢瓶总成本的60%左右,其价格和质量,对储氢瓶的成本和使用性能有着很大影响。

车载储氢瓶成本分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车载储氢发展背景


1、政策大力支持氢能产业链发展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的理想能源载体,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看,当前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将其上升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制定了一系列氢能相关战略,并不断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自上而下对技术研发、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进行扶持,加快战略布局。


我国也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2022年,国家制定《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正式将氢能确定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先后出台引导支持政策80余项,进一步推动氢能关键技术实现自主突破,稳步推进氢能产业化进程,加快氢能装备制造和配套体系建设,加大氢能产品示范应用。2024年,氢能被纳入我国首次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进一步明确氢能能源属性,为氢能有序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近年来,北京、上海、吉林、四川等地区积极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陆续出台本地氢能发展指导性文件和支持政策,支持氢能产业链发展。车载储氢瓶、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链重要一环,成为政策重点关注方向之一,受益于政策利好。

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相关政策


2、氢燃料电池汽车陷入迷茫期


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等因素驱动下,2021-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不断增加。2024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均呈下滑态势,主要系自2020年启动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将于2025年底到期,而新的政策尚未明确,叠加行业成本仍偏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2025年氢燃料电池仍处于迷茫期,产销量继续下跌,1-5月,氢燃料电池车产销分别完成1176辆和1122辆,同比分别下降25%和26.14%,销量全部为商用车。

2017-2025年5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


从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结构来看,货车是氢燃料电池的主阵地,对需要长时间运行和重载运输的卡车领域,燃料电池具有明显优势。2025年1-5月期间,氢燃料电池货车销量1064辆,占比94.8%。氢燃料电池客车销量58辆,占比5.2%。

2025年1-5月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布(辆)


、车载储氢发展现状


1、市场出货量


2021-2023年期间,我国车载储氢瓶市场出货量伴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加而增长,2024年出货量同步下滑,2024年国内车载储氢瓶出货量约4.3万支,同比下降12%。

2021-2024年中国车载储氢瓶市场出货量


从产品技术类型来看,当前我国车载储氢大多为35MPa的III型瓶,70MPa的III型瓶也有少量应用,2024年在车载储氢瓶市场,III型瓶占比98%;Ⅳ型瓶刚启动批量应用,尚未形成大的规模效应,仅占比2%,而国外主流采用70MPa的IV型瓶。

2024年中国车载储氢瓶市场结构


2、企业格局


目前国内从事车载储氢瓶研发及生产的企业超20家,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成本及客户资源等优势垄断市场,2024年前三家企业占据了我国车载储氢瓶69%的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个百分点。随着入局玩家不断增多,市场格局将逐步由集中走向分散。

2023-2024年中国车载储氢瓶CR3市场占比


中国车载储氢瓶竞争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材科技、奥扬绿能、国富氢能,三家企业技术实力强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竞争力较高,市场份额超20%。第二梯队以中集安瑞科、科泰克、京城股份、巨化集团为代表,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占率在1%-10%。第三梯队则为许多中小型企业或新进入企业,市场份额较小,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车载储氢瓶竞争梯队


中国车载储氢发展趋势


我国车载储氢气瓶多为Ⅲ型瓶,工作压力大多为 35 MPa。为了增加储氢量,车载储氢瓶的压力等级将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国际上70MPa的储氢瓶已较为常见,国内也在加快70MPa储氢瓶的研发和推广,预计到2030年,车用瓶市场将呈现35MPa和70MPa并存的格局。同时,相较目前普遍采用的Ⅲ型储氢瓶,IV型储氢瓶有着轻量化、高压力、高储氢质量比和长寿命等优点,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目前,国内主流储氢瓶企业基本均完成了IV型储氢气瓶产品的研发生产,IV型瓶国标正式实施,企业进入Ⅳ型储氢瓶的型式认证、制造许可、整车验证的角力赛中。未来,IV型储氢气瓶有望加速上车应用。此外,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的深入开展,行业主管部门、团体组织将加大标准研制力度,不断完善储氢瓶相关标准,构建完整的、健全的标准体系,以确保储氢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推动氢能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中国车载储氢瓶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5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环境洞察及SWOT,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