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绿色工艺、高端产品及全球化布局成为核心竞争要素。2025年上半年,中国氯化钙产量为181.75万吨,同比增长9.94%。氯化钙行业的产量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在工业领域,氯化钙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干燥剂、防冻剂、除冰剂等产品中。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在道路除冰、建筑工程防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氯化钙的市场需求。
相关上市企业:天际股份(002759)、山东海化(000822)、苏盐井神(603299)
相关企业: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春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碱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首创博桑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氯化钙、氯化钙市场规模、氯化钙行业现状、氯化钙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是由钙离子(Ca²⁺)和氯离子(Cl⁻)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盐。氯化钙为无色立方结晶体,白色或灰白色,有粒状、蜂窝块状、圆球状、不规则颗粒状、粉末状。微毒、无臭、味微苦。暴露于空气中极易潮解。按结晶水含量,氯化钙可以分为无水氯化钙(CaCl₂)和二水氯化钙(CaCl₂·2H₂O)。
二、行业产业链
氯化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石灰石、盐酸、纯碱等,生产设备包括电解槽、反应釜、蒸发结晶器、喷雾干燥塔、流化床干燥机、造粒设备、包装机等。产业链中游为氯化钙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干燥剂、制冷剂、融雪剂、防尘剂、钻井液添加剂等工业领域、农业领域、食品领域和医药领域等。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氯化钙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三、行业现状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绿色工艺、高端产品及全球化布局成为核心竞争要素。2025年上半年,中国氯化钙产量为181.75万吨,同比增长9.94%。氯化钙行业的产量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在工业领域,氯化钙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干燥剂、防冻剂、除冰剂等产品中。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在道路除冰、建筑工程防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氯化钙的市场需求。
2025年6月底,中国氯化钙价格为672元/吨,同比下降25.33%,价格创近四年来新低。从成本角度来看,2025年上半年,石灰石、盐酸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接连走低。石灰石作为氯化钙生产的基础原料,其价格的下滑直接削减了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而盐酸价格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成本。原材料成本的降低,为氯化钙价格的下行提供了空间。
2025年6月,中国氯化钙开工率为67.92%,环比减少7.30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2.07个百分点。从环比数据来看,这一下降部分与季节性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6月处于夏季,部分氯化钙生产企业会因高温、设备检修或环保要求等因素而降低生产负荷。此外,市场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也导致企业主动调整开工率,以避免库存积压。例如,北方春季融雪需求结束后,市场进入传统淡季,订单量减少导致企业主动调减产量。从同比数据来看,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滑以及整体需求较去年同期水平的好转,企业加大开工力度,而这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情况,进而带动价格持续下滑。
2025年6月最后一周,中国氯化钙毛利润为101.28元/吨,同比下降81.05%。氯化钙毛利润的大幅下降主要源于市场价格的显著下跌。价格的下降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随着企业产能的释放以及开工率的提升,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低价格,导致行业利润下滑。
中国氯化钙进出口整体呈现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情形。2025年1-5月,中国氯化钙进口数量为429.47吨,同比增长62.00%;进口金额为922.40万元,同比增长20.60%。同期,中国氯化钙出口数量为50.23万吨,同比增长2.54%;出口金额为5.75亿元,同比下降10.56%。随着我国氯化钙产能的释放以及价格的持续下滑,带动国内氯化钙出口市场急剧增加。
四、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氯化钙行业呈现“龙头主导、区域集中”的竞争格局。其中山东海化的合成纯碱与氯化钙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显著,固体氯化钙年产能达42万吨,居全球第一。而天际股份布局锂电池电解质添加剂,其六氟磷酸锂联产氯化钙项目提高企业营收,技术红利驱动估值溢价。同时,苏盐井神生产的氯化钙产品在2025年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氯化钙行业龙头,2025年固体氯化钙年产能达42万吨,居全球首位。公司采用电解法生产医药级氯化钙,纯度突破99.9%,并通过喷雾干燥法将单位能耗降低18%,工艺水平行业领先。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双碳”政策,通过盐湖提锂副产物氯化钙项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025年盐湖提盐法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22%。同时,其“零手动”智能工厂改造使氯化钙产线操作频次下降90%,蒸汽消耗持续优化,年综合效益超2000万元。2024年,山东海化氯化钙产品营业收入为3.23亿元,同比下降13.45%。
天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主要从事六氟磷酸锂、氟铝酸钠、氟化盐系列产品(氟硼酸钾、氟钛酸钾、氟锆酸钾)、盐酸、氯化钙、氯化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建设的“3万吨六氟磷酸锂+1.3万吨氯化钙”项目已投产,通过氟化锂副产物回收实现氯化钙规模化生产,2025年该项目贡献12%营收。尽管2024年因六氟磷酸锂价格波动导致净利润亏损,但公司坚持产能扩张,江西天际新能源基地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六氟磷酸锂年产能达3.7万吨,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地位。2025年一季度,天际股份营业收入为5.18亿元,同比增长16.28%;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增长77.15%。
五、行业发展趋势
1、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氯化钙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企业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例如,传统的氯化钙生产工艺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新型的生产工艺,如氯化钙湿法生产工艺和氯化钙干法生产工艺。这些新型工艺具有废水、废气排放少、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氯化钙生产的主流。
2、多功能开发与新兴应用
氯化钙的多功能开发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除了传统的应用领域,如道路除冰、混凝土防冻、食品加工等,氯化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例如,在新能源存储领域,氯化钙有望作为电解质材料应用于电池技术中,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此外,氯化钙在智能包装材料中的潜在价值也逐渐被挖掘,例如开发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包装材料,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氯化钙复合材料,如用于空气净化、废水处理的复合材料,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3、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氯化钙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企业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例如,采用更先进的化学合成技术和工艺优化,未来的氯化钙将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稳定的性能,适用于更广泛的工业应用场景。此外,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崛起,氯化钙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企业将通过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等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供应量。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氯化钙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逐步提升,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氯化钙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4-2030年中国氯化钙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氯化钙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氯化钙行业内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2024-2030年中国氯化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中国氯化钙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