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色谱柱行业政策、产业链、产销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国产色谱柱份额逐步提升[图]

内容概要:色谱柱作为色谱分析法的核心部件,被誉为色谱系统的心脏,负责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有效分离。色谱柱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近年来,伴随下游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全球色谱柱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全球色谱柱市场规模31.69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2.28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3.96亿美元。随着我国制药、化工、食品、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下游行业对色谱分析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色谱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对成本较为敏感的领域,国产色谱柱凭借性价比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国产色谱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国产色谱柱产量不断增加,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2024年,我国色谱柱产量26.5万根,较2023年增加5.26万根;需求量67.98万根,较2023年增加10.25万根;产业规模20.53亿元,较2023年增加2.9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色谱柱产量将达31.49万根,需求量将达75.98万根,产业规模将达22.83亿元。


上市企业:纳微科技(688690.SH)、赛分科技(6887580)、汉邦科技(688755)


相关企业:纳微科技、杰星科技、博格隆、赛默飞、Restek、FujiSilysia(日本)、Merck(德国)、Agilent(美国)、


关键词:色谱柱行业政策、色谱柱产业链、色谱柱市场规模、色谱柱市场竞争格局、色谱柱行业发展趋势、色谱柱发展空间


一、色谱柱行业定义及分类


色谱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设备,通常由管状载体(如玻璃或金属)和涂覆在其表面的分离相组成。根据分离相的性质可以分为气相、液相、离子交换、尺寸排阻色谱、手性色谱等多种类型。常用的包括毛细管和填充式色谱柱。

色谱柱行业分类


色谱柱是将样品注入到柱内充填物中进行分离和检测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柱内充填物的化学性质或几何形态与待分离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不同,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色谱柱的优势在于其高分离能力、良好的选择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些优点使得色谱柱能够处理复杂混合物并得到纯度较高的样品。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色谱柱能够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高效分离,使得各组分得以清晰分辨,并且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样品。这种高效的分离能力尤其适合于复杂样品的分析。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色谱柱,以实现对目标成分的高选择性分离。这些色谱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特性的化合物分离与分析。其应用情况包括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等多个方面。

色谱柱行业应用领域


二、色谱柱行业发展现状


色谱柱作为色谱分析法的核心部件,被誉为色谱系统的心脏,负责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有效分离。色谱柱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精细化工等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伴随下游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全球色谱柱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色谱柱市场规模31.69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2.28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3.96亿美元。

2017-2025年全球色谱柱市场规模统计


色谱柱是色谱分析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分离分析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我国制药、化工、食品、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下游行业对色谱分析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色谱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对成本较为敏感的领域,国产色谱柱凭借性价比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国产色谱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国产色谱柱产量不断增加,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据统计,2024年,我国色谱柱产量26.5万根,较2023年增加5.26万根;需求量67.98万根,较2023年增加10.25万根;产业规模20.53亿元,较2023年增加2.9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色谱柱产量将达31.49万根,需求量将达75.98万根,产业规模将达22.83亿元。

2017-2025年中国色谱柱产量、需求量及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色谱柱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三、色谱柱行业产业链


色谱柱行业则是围绕色谱柱的研发、生产、销售、维护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所形成的产业领域,它涵盖了从材料制备、柱体加工到应用方法开发等多个环节。其产业链上游主要主要涉及柱管、压帽、卡套(密封环)、筛板(滤片)、接头、螺丝等零部件,硅胶基质、聚合物基质、亲和填料等色谱填料,键合试剂与功能化材料及生产设备等;行业中游为色谱柱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核心成本和技术壁垒集中在填料、柱管及键合技术;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石油化工以及无机分析等多个领域。尤其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精细化工等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色谱柱行业产业链


四、色谱柱行业发展环境-相关政策


色谱柱属于高端分析仪器产业,技术难度高、研发难度大。而近年为推动国内科学仪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提升,实现中高端实验仪器领域的技术突破,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并划拨了部分资金用于支持色谱柱等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

色谱柱行业相关政策


五、色谱柱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受技术限制,现阶段,我国高端色谱柱产品依赖度仍较高,市场仍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视度提升,以及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我国色谱行业内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优势的的企业,例如纳微科技、赛分科技等企业。与国际企业相比,我国色谱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未来我国色谱企业提升空间广阔。

色谱柱行业竞争格局


2、代表企业


1)、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纳微科技拥有单分散色谱填料的精准制备技术、表面功能化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涵盖硅胶正相、反相、HILIC、手性填料,聚合物反相、离子交换、疏水层析、亲和层析(ProteinA、金属螯合、苯硼酸)、固相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及特殊功能填料;还提供色谱柱、磁珠、标准颗粒、分析检测、分离纯化实验技能培训及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纳微科技陆续推出3μm和1.8μmBioCoreGlycan糖型分析色谱柱新产品。BioCoreGlycan色谱柱是基于孔道结构特殊设计的单分散、多孔、硅胶微球,表面键合聚酰胺基团,优化装填而成,适合用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领域中治疗性蛋白的N-糖谱分析,具有对N-糖型表现良好分离选择性、独特键合方式,柱流失低、良好质谱兼容性、良好柱间一致性等优点。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纳微科技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实现营业收入15353.80万元,营业成本8011.07万元,毛利率47.82%;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营业收入7324.62万元,营业成本1815.11万元,毛利率75.22%。

2021-2024年纳微科技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经营现状


2)、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赛分科技主要产品为色谱层析介质、液相色谱柱,为全球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从药品研发、临床前到临床Ⅰ、Ⅱ、Ⅲ期、生产以及质控全周期全流程分析色谱和工业纯化解决方案。2024年,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领域,赛分科技凭借业内领先的高分辨率产品、优异的稳定性,赢得市场高度认可,相关专用色谱柱及分析级填料业务销售额达到2186.56万元,同比2023年度增加75.22%。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赛分科技常规色谱柱产量5045.00根,销量4894根;生物分离色谱柱产量10992根,销量10032根。

赛分科技生物分离色谱柱及常规色谱柱产销量统计


六、色谱柱行业发展趋势


色谱柱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工具,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高分离效能、选择性和应用的灵活性使其成为科研、生产和品质控制等诸多环节不可或缺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色谱柱行业未来的方向趋势还包括低流失与高惰性技术的研发,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复杂基质中痕量待测物分析的需求。国产企业有望在填料(纳微)和中端色谱柱领域进一步替代进口。

色谱柱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色谱柱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1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色谱柱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色谱柱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色谱柱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色谱柱重点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2025-2031年中国色谱柱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色谱柱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规避指引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