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与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攀升的双重驱动下,桥梁作为城市交通脉络的关键节点,其建设规模与质量要求日益提升,进而为桥梁板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点统计企业桥梁板带产量为134万吨,同比增长3.8%。
相关上市企业:鞍钢股份(000898)、三钢闽光(002110)、河钢股份(000709)、中信特钢(000708)、本钢板材(000761)、首钢股份(000959)
相关企业: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桥梁板、桥梁板市场规模、桥梁板行业现状、桥梁板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桥梁板是制造桥梁结构件的专用厚钢板,采用桥梁建筑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造,钢号末尾标注“q”(桥的拼音首字母)以标识其专用属性。其核心功能是承受桥梁的载荷与冲击,需具备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性、低温韧性及耐大气腐蚀性等特性。
二、行业产业链
桥梁板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防腐涂料等原材料,以及高炉、烧结机、电炉、转炉、轧机、涂层生产线等生产设备。中游为桥梁板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政工程等领域。例如,公路桥梁、铁路高架桥、城市立交桥、跨江跨海大桥等都大量使用桥梁板。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提升公路网络韧性,推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全覆盖,促使各地加大危桥改造和新建桥梁投入。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中国公路桥梁数量达110.81万座,同比增长2.67%;桥梁总里程突破1.02亿延米,同比增长7.02%。其中,特大型桥梁(单孔跨径≥150米)数量持续攀升,占比提升至18.3%,反映跨江跨海、城市立体交通等复杂工程需求激增。桥梁板作为桥梁建设的关键构件,随着公路桥梁建设向更长跨度、更高性能方向发展,桥梁板行业也将面临更高要求。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桥梁板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三、行业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与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攀升的双重驱动下,桥梁作为城市交通脉络的关键节点,其建设规模与质量要求日益提升,进而为桥梁板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点统计企业桥梁板带产量为134万吨,同比增长3.8%。
202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制桥梁及桥梁体段进口数量为111.28吨,同比下降68.04%;进口金额为265.45万元,同比下降87.09%。同期,中国钢铁制桥梁及桥梁体段出口数量为4.39万吨,同比下降39.10%;出口金额为5.85亿元,同比下降44.81%。这一“双降”局面背后,是国内产业升级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作用。从国内来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国产钢结构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港珠澳大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的成功建设,充分验证了国内企业在桥梁钢结构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如今,国内企业已构建起从设计、制造到智能运维的全产业链能力,实现了桥梁建设全流程的自主可控。然而,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加剧,叠加国际市场需求波动频繁,这双重挤压给国内钢铁制桥梁及桥梁体段的出口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进而对整体进出口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
四、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桥梁钢板行业呈现明显的梯队化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以技术、产能和项目经验为核心优势,占据主导地位。鞍钢、宝武钢铁等综合性钢铁巨头则依托规模优势和研发实力,在高端桥梁钢板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其生产的Q460以上高强钢、耐候钢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福厦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厚板、冷热轧、型钢、优特钢、螺纹钢五大系列产品,其中,厚板领域以生产高端产品著称,如高强钢、桥梁钢、风电钢、核电钢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桥梁、风电、核电等高端领域。公司桥梁钢应用于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项目、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沾临高速滨州黄河大桥等重要桥梁工程。此外,山东钢铁的型钢产品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其高强耐低温型钢应用于意大利埃尼FLNG项目。2025年一季度,山东钢铁营业收入为192.55亿元,同比增长15.66%;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同比下降97.74%。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钢铁产品分为板材、棒材、线材、型材四大类,覆盖家电、汽车、石油、铁路、桥梁、建筑、电力、交通、轻工、船舶、新能源等重要应用领域。在建筑桥梁用钢领域,公司产品用于港珠澳大桥、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桥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2020年,河钢"舞钢牌"1Ni耐海洋环境桥梁钢板交付客户,是国内首次实现1Ni耐海洋环境桥梁钢板工业化量产,产品强度、低温韧性、耐腐蚀特性达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等项目。公司通过提供高端桥梁板及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巩固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4年,河钢股份营业收入为1216.17亿元,同比下降0.92%;研发投入金额为23.43亿元,同比下降8.52%。
五、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要求提升,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与智能化转型
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提升,桥梁板行业将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一方面,高强度、耐久性材料的应用将成为主流,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高强钢、耐候钢等,可显著提升桥梁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例如,中铁山桥通过智能焊接机器人将焊缝合格率提升至99.8%,中交二航局构建的桥梁数字孪生体使运维成本下降40%,这些技术突破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另一方面,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将全面渗透,5G+工业互联网、BIM+GIS技术、智能传感器等将推动桥梁板制造向“黑灯工厂”模式转型,实现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此外,装配式桥梁板、模块化施工工艺的普及将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推动行业效率提升。
2、发展绿色低碳理念,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桥梁板行业将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政策层面,国家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等文件,强制要求新建桥梁满足绿色建材使用要求,推动再生骨料混凝土、光伏桥梁、风能发电桥塔等创新结构形式的应用。例如,江苏省住建厅联合高校研发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使耐久性提升40%,使用寿命延长至80年以上。企业层面,头部企业通过循环利用旧桥材料、采用节能工艺、开发免涂装耐候钢等技术,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例如,中冶集团开发的氢基直接还原铁工艺,使钢材生产碳排放下降90%;欧洲Bridge Implant项目采用再生钢材,碳排放减少70%。未来,绿色认证、碳足迹追踪等技术手段将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壁垒。
3、市场需求多元化,国际化布局加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桥梁板市场需求将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内市场方面,中西部地区因“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激增;而农村桥梁改造需求旺盛,政策资金倾斜驱动市场增长。国际市场方面,中国桥梁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国际化、海外基地建设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此外,跨海通道、智慧运维等细分赛道将成为新增长极。未来,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将主导市场竞争。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桥梁板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桥梁板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桥梁板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桥梁板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桥梁板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桥梁板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