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年来,我国预浸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一方面,受轻量化需求的推动,预浸料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行业,预浸料因其卓越的性能成为提高燃油效率和性能的首选材料。同时,在汽车和建筑领域,轻量化也成为重要趋势,推动了预浸料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为预浸料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化生产、环保型热塑性预浸料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预浸料的性能和生产效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同比上涨8.1%。
相关上市企业:光威复材(300699)、恒神股份(832397)、中航高科(600862)、上纬新材(688585)、中国巨石(600176)、中复神鹰(688295)、吉林化纤(000420)、金发科技(600143)、中简科技(300777)等。
相关企业:四川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盈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预浸料行业产业链、预浸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浸料行业产量、预浸料行业需求量、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
一、预浸料行业相关概述
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它是复合材料由原料向制品过渡的中间产品,经过铺叠固化成型,形成先进复合材料。预浸料因其高性能、高效率和易加工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风电、船舶、体育器材、医疗器材、建筑、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浸料按物理状态分类,预浸料分成单向预浸料、单向织物预浸料、织物预浸料;按树脂基体不同,预浸料分成热固性树脂预浸料和热塑性树脂预浸料;按增强材料不同,分成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玻璃纤维(织物)预浸料、芳纶(织物)预浸料;根据纤维长度不同,分成短纤维(4176mm以下)预浸料、长纤维(1217mm)预浸料和连续纤维预浸料;按固化温度不同,分成中温固化(120℃)预浸料、高温固化(180℃)预浸料以及固化温度超过200℃的预浸料等。
从生产工艺来看,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最初,预浸料主要通过湿法制造,是存在设备简单、存在溶剂挥发、树脂含量控制精度不高等缺点。后来研发了干法工艺,由于干法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溶剂溶解树脂,所以不存在溶剂挥发的问题,且树脂含量控制精度较湿法高,因而逐渐替代了湿法工艺。
二、预浸料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预浸料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增强材料、基体材料以及其他材料,其中增强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及芳纶纤维等;基体材料主要包括酚醛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等;其他材料主要包括固化剂、促进剂、催化剂和稀释剂。中游是指预浸料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复合材料的生产,预浸料通过成型工艺加工后,最终制成各种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最终应用到风电设备、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交通、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是预浸料的主要增强材料,它以高强度、高模量、轻质、耐腐蚀等特性,为预浸料提供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碳纤维作为21世纪“黑色黄金”,被我国列为国防航空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随着碳中和目标推进与高端制造升级,碳纤维应用场景加速突破传统航空航天领域,在风电叶片、氢能储运、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赛道形成规模化需求,同时在建筑补强、轨道交通、体育器材等民生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1.4亿元,同比上涨11.52%。未来,在低成本制造技术突破、大丝束产品迭代、回收技术成熟三大趋势驱动下,碳纤维将加速替代金属材料,撬动万亿级轻量化市场。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三、预浸料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预浸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一方面,受轻量化需求的推动,预浸料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行业,预浸料因其卓越的性能成为提高燃油效率和性能的首选材料。同时,在汽车和建筑领域,轻量化也成为重要趋势,推动了预浸料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为预浸料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化生产、环保型热塑性预浸料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预浸料的性能和生产效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同比上涨8.1%。
在这个追求高效与环保的时代,“减重增效” 成为了众多行业的核心诉求,而预浸料恰恰成为了满足这一诉求的理想选择,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中备受青睐。因此,随着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预浸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2019年的2.72亿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3.38亿平方米。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行业产量也随之不断上涨,但受技术壁垒较高影响,我国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加之上游碳纤维供应紧缺,导致我国预浸料行业供不应求。2024年中国预浸料行业产量为2.71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达到0.67亿平方米。
四、预浸料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预浸料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国际厂商主导高端市场、中国厂商聚焦中低端市场的特征。国际厂商主要包括日本东丽(Toray)、美国赫氏(Hexcel)等,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产品覆盖高端体育用品和航空航天领域。国内厂商中复神鹰、光威复材、恒神股份等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和技术突破快速崛起,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02月,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预浸料方面,公司主要从事预浸料用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酚醛树脂的研发与生产,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等纤维及织物的预浸料生产。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通讯、轨道交通、海洋船舶、风力发电、体育休闲等不同应用领域客户的个性化需求。2024年公司预浸料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12.86%。虽然公司预浸料营业收入下滑,但来自非主机厂所的航空预浸料业务逆势增长43%,公司研制的舱内结构阻燃预浸料也在报告期内通过了中国商飞的PCD审核并获得了正式批准,为未来业务成长奠定基础。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设计、研发、销售、技术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组合覆盖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液体树脂、粘接剂、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在预浸料方面,公司把研发生产的中模碳纤维HF40与高温高韧性环氧树脂、双马树脂,以及改性聚酰亚胺树脂匹配,研发出多款预浸料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大型飞机结构部件。2024年公司预浸料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2.34%。
五、预浸料行业发展趋势
一、高端预浸料需求不断增长
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坚,我国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已实现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跨越式发展,在多个关键技术节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与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未来我国将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积极推动高端预浸料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二、技术持续创新升级
一方面,通过纳米技术改性,可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力,进一步提升预浸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另一方面,快速固化和低温固化树脂的开发将成为重要方向,这能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使预浸料更广泛地应用于更多工业领域。此外,微波固化、自修复等新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
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预浸料下游应用将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高端领域,进一步向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民用市场渗透。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热塑性预浸料在汽车门模块、电池包壳体等部位的应用占比将不断提升。同时,光伏边框用碳纤维预浸料在双面发电组件普及带动下需求激增,氢能储罐用超薄预浸料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四、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预浸料行业将更注重绿色发展。一方面,会探索生物基树脂和可降解树脂的应用,降低对传统石油基树脂的依赖,减少环境负荷。另一方面,也会注重生产过程的环保,采用更加温和的工艺和可回收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减少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担。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预浸料产业市场竞争策略建议,2025-2031年中国预浸料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风险分析,对中国预浸料行业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