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杂交水稻的制种,是以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配组,父母本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花期相遇,母本接受父本的花粉而受精结实,生产杂交一代种子的过程。经过大面积的农业试验与科学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1974年,湖南开始试种杂交水稻,亩产超过650公斤,充分显示了其增产优势。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推广,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制种也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我国杂交稻制种落实面积192万亩,同比减少24万亩;新产杂交稻种子约3.1亿公斤,同比减少0.3亿公斤。受天气等因素影响,2015-2024年中国杂交稻种子制种单产在135-175公斤/亩之间波动,2024年全国杂交稻平均单产为160.7公斤/亩,与2023年基本持平。从地区分布来看,杂交水稻制种是福建特色优势产业。2024年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60.39万亩,产量1.1亿公斤,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杂交水稻制种综合机械化率达85%。其中三明市是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24年,三明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7.5万亩、产量7.8万吨。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57.9万亩,居全国第二位。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41万亩,其中怀化落实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8.6万亩,占湖南省的45%、全国的10%。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和艰难,制种成本较高,价格整体高于常规水稻,2024年,中国各个杂交水稻种植省域中,仅黑龙江、天津播种杂交水稻支付的种子亩投入在50元以下;宁夏、云南播种杂交水稻支付的种子亩投入在100元以上。
上市企业:隆平高科(000998)、荃银高科(300087)、神农种业(300189)、大北农(002385)、丰乐种业(000713)
相关企业: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现代种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高州市金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佳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色农丰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佳和垦惠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侬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杂交水稻种子产量、杂交水稻种子价格、杂交水稻种子未来趋势
一、杂交水稻种子行业相关概述
杂交水稻的制种,是以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配组,父母本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花期相遇,母本接受父本的花粉而受精结实,生产杂交一代种子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技术性强,操作严格,一切技术措施主要是为提高母本的异交结实率。制种产量的高低和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杂交水稻的生产与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2025年共推介水稻优良品种39个,包括晶两优534、野香优莉丝、荃优822、宜香优2115、晶两优华占等26个杂交水稻品种。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 区分布广泛,品种数量繁多。2024年,我国稻谷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特点。全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29006.9千公顷,同比增加57.8千公顷,增长0.2%,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实现恢复性增长;稻谷产量20753.5万吨,同比增加93.2万吨,增长0.5%;稻谷单产7154.7公斤/公顷,同比增加17.9公斤/公顷,增长0.3%。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二、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1、制种面积
经过大面积的农业试验与科学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1974年,湖南开始试种杂交水稻,亩产超过650公斤,充分显示了其增产优势。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推广,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制种也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我国杂交稻制种落实面积192万亩,同比减少24万亩。
从地区分布来看,杂交水稻制种是福建特色优势产业。2024年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60.39万亩,产量1.1亿公斤,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杂交水稻制种综合机械化率达85%。其中三明市是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24年,三明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7.5万亩、产量7.8万吨。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57.9万亩,居全国第二位。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41万亩,其中怀化落实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8.6万亩,占湖南省的45%、全国的10%。
2、产量
在杂交稻种子的收获总产上,2024年全国新产杂交稻种子约3.1亿公斤,同比减少0.3亿公斤。主要系8月下旬至9月上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基地遭遇高温热害后期又受到台风多雨影响,导致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下降、裂颖现象增多;四川因前期低温和阴雨影响,8月中下旬持续高温,导致千粒重下降,制种产量下降。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2015-2024年中国杂交稻种子制种单产在135-175公斤/亩之间波动,2024年全国杂交稻平均单产为160.7公斤/亩,与2023年基本持平。
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受种植结构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主要集中在福建、湖南、四川、江西、江苏等南方地区,其中福建、云南、重庆三地2024年杂交稻种子制种单产超200公斤/亩,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单产在150-200公斤/亩之间。
3、价格
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和艰难,制种成本较高,价格整体高于常规水稻,2024年,中国各个杂交水稻种植省域中,仅黑龙江、天津播种杂交水稻支付的种子亩投入在50元以下;宁夏、云南播种杂交水稻支付的种子亩投入在100元以上。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杂交水稻商品化率和零售单价高于常规水稻,因此其市值也远高于常规水稻。近年来,杂交稻种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带动行业产值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产值超190亿元。整体来看,杂交稻种子总体数量充足,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三、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供应充足,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种子积压较为严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杂交水稻种子行业仍将处于去库存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同时,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是提高制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重点地区积极推进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如父母本机械种植、父本机械割除、花期调控机械化等。未来,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助力杂交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成为杂交水稻制种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技术发展分析,2025-2031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