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企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高端电源市场结构优化,AI服务器电源成为核心增长点【图】

内容概要:电源供应器作为电子设备电能转换的核心装置,通过电磁感应等技术将市电或电池能量转化为稳定输出,为多领域提供电力支持。其性能关乎电子系统能效与安全,我国通过系列政策从产业链协同、算力能效升级、技术迭代、绿色转型等多维度发力,构建全周期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密度发展。当前,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在算力需求、清洁能源转型等驱动下步入增长周期,2024年达6315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7389亿元。电源供应器作为核心构成,市场规模达3599亿元,未来将保持年均15%以上增速。需求端,数据中心建设带动服务器电源增长,AI服务器电源成核心动力,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55亿元。企业格局上,第三代半导体等技术创新、新兴场景定制化需求、国产替代推进及全球化布局,将促使行业集中度提高,具备技术纵深与场景适配能力的企业主导高端市场竞争。


上市企业:麦格米特(002851.SZ)、鼎阳科技(688112.SH)、欧陆通(300870.SZ)、泰嘉股份(002843.SZ)、中远通(301516.SZ)、科华数据(002335.SZ)、雄韬股份(002733.SZ)、阳光电源(300274.SZ)


相关企业: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伟创力电源(东莞)有限公司、上海首威电源有限公司、康舒电子(武汉)有限公司、雅达电子有限公司、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鑫德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明为电子有限公司、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源供应器‌、电源供应器发展历程、电源供应器‌政策、电源供应器‌行业产业链、电源供应器‌发展现状、电源供应器市场规模、电源供应器‌企业格局、电源供应器‌发展趋势


一、电源供应器行业相关概述


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 Unit,PSU)是电子设备中负责将输入电能转换为符合设备需求的稳定输出电能的装置。其核心功能是将市电(交流电)或电池等一次电能,通过电磁感应、整流、滤波、稳压等技术,转换为特定电压、电流的直流电或交流电,为计算机、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系统、消费电子产品等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支持。


电源供应器分类维度多元,核心可按四类划分:按电能转换类型可分为 AC-DC(将交流电转直流电,如电脑电源、手机充电器)和 DC-DC(将一种直流电转另一种直流电,如新能源汽车电源);按外形规格有 ATX、Micro ATX、SFX 等,适配不同设备空间需求;按线缆设计分为非模组化(线缆固定)、半模组化(核心线缆固定、扩展线缆可拆卸)和全模组化(全线缆可拆卸);按应用领域则覆盖消费电子、工业、医疗、新能源、通信等,对应不同场景的专用电源产品。

电源供应器分类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完整发展历程: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萌芽期,以仿制线性电源为主,产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进入初步壮大期,开关电源技术的引入推动了第一次效率提升与规模扩张;1990至2010年的高速发展期,在消费电子爆发和全球产业转移的驱动下,行业凭借成本优势实现规模化,并完成技术标准化与工艺升级;2011年后的产业升级期,以GaN、SiC第三代半导体和数字电源技术为标志,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国产替代加速;当前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双碳”政策指引下,产业链向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深化,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高端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正从“全球配套”向“全球领先”稳步迈进。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源供应行业政策


电源供应器作为电子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部件,承担着将市电或电池能量转换为设备所需电压、电流的关键功能,其性能直接关乎电子系统的能效、可靠性与安全性。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等系列政策,从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能效升级、引导电力装备技术迭代、促进数据中心绿色转型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为电源供应器行业构建了覆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密度方向加速演进。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相关政策


三、中国电源供应行业产业链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产业链呈现完整协同的发展格局,上游聚焦核心原材料与元器件供应,涵盖IC芯片、MOS管、电容电感、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PCB电路板,以及ABS、铝材等结构材料,供应端形成本土企业(如深南电路、风华高科)与国际品牌(如TI、TDK)共同竞争的格局,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国产化替代进程影响行业成本结构;中游为生产制造与研发环节,企业围绕电源供应器的设计、组装、测试开展业务,通过第三代半导体(GaN/SiC)应用、数字控制技术迭代及模块化设计实现产品升级;下游覆盖消费电子、工业设备、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通信基站、储能等多元应用领域,其中新能源、数据中心等新兴场景成为需求增长主力,政策导向与技术升级共同驱动下游需求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反向牵引产业链上中游的技术革新与产能优化。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产业链图谱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电源作为电能传导与转换的核心载体,是电子设备、能源系统与工业场景的“动力心脏”,承担交直流转换、电压调节、功率分配等关键功能,直接决定终端系统的能效表现与运行可靠性。行业涵盖开关电源、高压直流(HVDC)电源、服务器电源、功率模块、储能变流器等多个重要细分领域。当前,在算力需求爆发、清洁能源转型与5G基建全面推进的驱动下,行业整体步入量价齐升的良性增长周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6315亿元,预计到2025年,整体规模有望突破7389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0-2025年中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电源供应器作为电源行业的核心构成,涵盖开关电源、模块电源、车载电源等主流品类,是支撑电子设备、工业系统、新能源场景运转的“能源中枢”。近年来,行业增长动力呈现“新兴场景爆发+传统市场稳增”的双轮驱动格局:数据中心“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直接拉动高可靠性、高密度电源模块需求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领域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则为传统工业电源提供稳定需求支撑,推动产品向数字化、低功耗迭代。2024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规模已达约3599亿元,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普及与新能源、AI算力等领域需求深化,未来行业将持续向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

2020-2025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从下游需求结构来看,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带动服务器电源市场稳步增长。2024年,中国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达到107.26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AI服务器电源凭借其高功率密度和高转换效率的技术优势,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43.29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细分市场规模将突破55亿元,占整体服务器电源市场的比重提升至40%以上,将成为推动电源供应器行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关键力量。

2020-2025年中国服务器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五、中国电源供应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技术、需求与格局协同升级的核心趋势:技术层面,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持续渗透,结合数字控制、物联网适配等智能化技术,推动产品向高频化、高密度、低损耗转型,数字孪生等技术也逐步融入电源设计与运维环节。需求端受“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驱动,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AI 数据中心、光伏储能等新兴场景催生定制化电源需求,如800V架构车载充电机、48V高效服务器电源等细分品类快速增长,同时客户需求从单一硬件向“产品+运维服务”延伸。格局上,国产替代向纵深推进,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头部企业通过“国内研发+海外制造”的全球化布局对冲贸易风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具备技术纵深与场景适配能力的企业将主导高端市场竞争。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相关企业布局情况


六、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未来将呈现技术、应用与模式协同演进的发展趋势。技术层面,行业正加速从6英寸向8英寸晶圆量产过渡,并积极布局12英寸技术,晶片尺寸的升级结合工艺优化,有望持续推动成本下降与性能提升。应用层面,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800V高压平台)需求主导的基础上,碳化硅凭借其高频、高效等优势,正加速向光伏储能、AI数据中心以及AR眼镜等新兴领域渗透,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格局。产业模式层面,IDM(整合器件制造)凭借其垂直整合优势将继续占据主导,并与专业的代工模式共同发展,以增强产业链的协同性与韧性。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驱动:宽禁带半导体与智能化技术重构产品内核


技术迭代将成为行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将从消费电子向工业、新能源等领域渗透,其高效能、高功率密度特性可突破传统硅基器件的性能瓶颈,推动电源产品向小型化、低损耗转型。同时,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加速,通过嵌入物联网模块与数字控制算法,电源供应器将实现远程监控、负载自适应调节与故障预判功能,形成“感知-分析-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此外,软开关技术、先进磁集成技术的成熟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能效与可靠性,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2、需求牵引:新兴场景催生产品结构与服务模式升级


下游需求结构的深刻变革将重塑行业发展格局,“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与数字经济催生的算力需求成为核心增长极。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光伏储能系统、AI数据中心等场景,对车载充电机、双向变流器、高密度服务器电源等专用产品需求旺盛,推动行业从通用型向定制化解决方案转型。同时,客户需求从单一硬件供应向“产品+服务”延伸,催生了全生命周期运维、能效管理咨询等增值服务,具备场景深耕能力与系统集成实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传统消费电子电源等领域则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3、格局重塑: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布局双向突破


行业竞争格局将呈现 “国内整合、全球拓展” 的双重特征,国产替代进入纵深阶段。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积累下,核心元器件如IGBT模块、高精度磁性元件等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本土企业在新能源、工业等中高端市场的份额逐步扩大。同时,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在东南亚、拉美等地设立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并贴近海外需求市场,形成“国内研发+海外制造+全球销售”的运营模式。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需聚焦细分赛道构建特色优势,具备技术纵深、供应链韧性与全球化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79
10000 1050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电源供应器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026-2032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2026-2032年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投资风险分析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