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电子银行的创新朝着智能化、娱乐化及个性化发展。
一、发展趋势
1、智能化功能
随着开户等业务逐步实现线上办理,用户希望银行业务全面实现线上化、无卡化办理,银行卡实体卡的使用将被逐步压缩。用户对于数字信用卡功能的需求度达到42%,而全国性和区域性银行的手机银行实现率仅为39%和12%。
智能化手机银行功能行业实现率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2、娱乐化功能
个人用户对银行加入直播、短视频、游戏功能的接受度比较相近,均有50%左右的用户接受这些功能的加入,用户对于直播、短视频的接受度较高,用户占比分别是55%、54%。
用户对于银行加入直播/短视频/小游戏的接受程度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与接受程度相近,用户对于愿意观看或参与直播、短视频、小游戏的比例也分布在50%左右,但相对而言,用户对于银行短视频的观看意愿更强,用户占比50%。
用户对于银行加入直播/短视频/小游戏的参与意愿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3、个性化功能
在客户实际使用的个性化行为方面,个人手机银行客户使用最多的个性化功能是定制关注的金融资讯和行情、定制自己首页快捷功能,客户比例分别是44%、41%;其次是设置个性化用户名和添加头像等,用户比例分别是35%、27%。
在个人手机银行使用过个性化功能的客户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二、发展隐患
多数用户对电子银行或多或少仍存在着安全性的担忧,其中支付密码、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密码是用户最关心的三大隐私信息,占比分别是55%、54% 和51%,远高于其他隐私信息;其次家庭住址信息、网银账号、电话号信息、面部特征信息占比均在30%以上。
用户担心的隐私信息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用户比较接受银行使用性别、电话号码信息、年龄等轻度隐私信息以获得银行方面更加好优质的服务,用户比例分别是39%、38%、37%;用户对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敏感度相对较低,用户比例仅为30%。
用户愿意授权银行使用的信息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用户认为银行可通过存储记录方便核对、无个人信息泄露、人工客服快速对接等方式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感,用户比例分别是51%、51%、50%;其次账号被盗快速追随、在有风险的交易行为时弹出提示、合理的安全验证体系用户比例分别是48%、37%、33%。
为用户提供安全感的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2024-2030年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市场主体竞争力分析,2024-2030年中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市场机会与风险,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市场研究成果及战略建议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