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铁打的榜单、流水的首富,大佬们的江湖一直在上演“皇帝轮流做”的戏码。这一次,许家印再次超越马云和马化腾,以 2900 亿的身价登顶胡润百富榜,并成为历年来身价最高的首富。
在去年,许家印的财富值还只是 780 亿,位居胡润百富中的第 10 名。得益于恒大股价的飞涨,许家印在这半年来身价涨了 2000 亿,平均一天涨 10 亿,网络也因此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钱不是国家印的,是许家“印”的。
当然,许家不会“印”钱,但和腾讯的小马哥一样,许家印也是个做股权激励的老司机。双庆节期间,恒大还因为做了一次“史上最壕股权激励”,被推上舆论的高点。
10 月 6 日,恒大集团发布公告,向 7994 名集团中高层管理干部授予约占当前总股本 5.7% 的 7.435 亿股期权。行权价格每股 30.2 港元,与授予当天的收盘价一致;期权有效期 10 年,从授予当天起每年解禁 20%,每 1 期的行权周期都长达 5 年。
也就是说,未来 10 年内,只要恒大集团的股价高于 30.2 港元,被授予期权的恒大员工就可以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行权并获得收益,而且每1期解禁的期权都有长达 5 年的观望时长;如果股价在行权期内低于 30.2 港元,员工则可以放弃行权,不必承受任何亏损。
在月饼和购物券横行的双庆节,许家印却直接给员工们发了一大波期权,必然使整个公司军心大振,现在我们终于理解,为什么恒大的员工能上下齐心地把许老板推上首富宝座。
期权,发的是信心和厚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即股票将持续升值,才会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否则只是废纸一张。毕竟当公司保持一定成长性、员工对公司发展及股票增值有较强信心的时候,才能为保证激励效果提供很好的客观条件。
在恒大集团的公告中,也很明确地表示了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公司发展所充满的信心。2017 年上半年,恒大销售面积及销售权益金额都在行业排名第一,并且股价从年初的 5 港元左右一路涨到现在的 30 港元左右,涨幅高达 500%;花旗、美林、野村证券、国泰君安等国际投行的研报中也纷纷上调了恒大目标价,给出买入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还有恒大这次期权行权价格的设定。很多公司在增发(不一定针对员工)时,都会去市场询价,看看市场是否对自己看好,是不是认可增发的价格,倘若不受认可则可能会在正式发行前降价。而恒大的行权价格与授予当日的股票收盘价同等,更加说明了对未来寄予的信心和厚望。
下半场,人才成决胜关键
在资金、土地不能支撑房企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素有铁军之称的恒大团队越来越成为恒大决胜的关键。但与此同时,这支具有高效执行力的队伍也成为了猎头市场虎视眈眈的人才高地,人才争夺战暗流汹涌,防止被竞争对手挖墙角,留住铁军人才成了恒大高层必然面对的课题。
与前几次只惠及寥寥百人的激励计划不同,恒大将这次期权授予范围扩大到了部门经理助理级。除去 5 名执行董事,剩余的 7889 名被激励的中高层员工合计获得 7.39 亿股,超过总份额的 99%,并且期权有效期长达 10 年。
扩大授予人数并延长行权期,无疑是为了巩固人才护城河,保证企业中长期发展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恒大在公告中也直言,用期权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管理层利益更好地绑定在一起,用以激励广大中高管理层保持稳定性并发挥积极性。
“21 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天下无贼》里这句有些俏皮的话,在今天却越来越被市场所印证。不仅是恒大,万科、碧桂园、中粮等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激励体系也都已经日益成熟,人才战略面前,房企如此不谋而合。
小结
在此前,恒大集团已经推出过3次股权激励计划。以后两次为例,2010、2014年恒大分别授予 135 和 101 名高管合计 12.43 亿股期权,行权价格分别为 2.40 和 3.05 港元。以恒大如今每股 30 港元左右的价格计算,前两次期权激励的参与者获利 10 倍之多。
数字令人乍舌,即使许老板不会“印”钱,但带领员工奔向财务自由之路的“发钱”本领,更是令人肃然起敬。今年的许家印成为了最得意的人,三次站上舆论高点,两次是因为登顶首富,一次是股权激励。特别是 4 次股权激励的快速跟进,代表了许家印团队对股价高看一线的自信和绑定人才的决心外,也展示了恒大的强大执行力。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