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独角兽”引爆一级市场资本狂欢 大机构成实力担当——吞下饿了么 阿里新零售野心饱了吗【图】

     “独角兽”企业已然成为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群体。多家独角兽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了融资。

    4月4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宁德时代的过会,是自富士康、药明康德后,第三家通过IPO的“独角兽”企业。从预披露到上会,历时5个月时间,它也将成为继富士康和药明康德后,又一家将在A股上市的新经济企业。

    3月30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就在同一天,证监会还发布了“关于就《关于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就《关于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连续发布的两项政策,都将目标指向了“独角兽”企业,支持其上市。“独角兽”概念不仅在二级市场掀起了一阵“吸睛”旋风,在一级市场也暗流涌动,种种迹象表明,“独角兽”企业的资本运作活跃度提升,而一些大型资本正在不断涌向这些稀缺资源身上。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京东金融、大疆等超级“独角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估值都较上一轮融资时大幅提升。如京东金融估值不低于1200亿元,大疆的估值不低于150亿美金。

    一级市场融资活跃

    “京东金融在2017年上半年与母公司分拆时估值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到此次融资前估值已升至约1200亿元人民币,涨幅明显。”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据了解,京东金融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估值不低于1200亿元,多家机构都在跟进。而受益于京东金融的高速发展和稀缺的标的资源,京东金融此次融资的估值已经较前一轮融资大幅增长。

    不过,由于融资规模较大且整体估值不低,但同样有不少机构表现出了兴趣,有意向的投资机构多为一些大型产业集团、金融机构等。

    “京东金融2017年在进行私有化融资时,是预计的2019年至2020年实现国内上市。”上述知情人士称。

    近期,另一家超级独角兽、全球最大的消费类无人机制造商大疆也传出了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消息,此次大疆的估值约为150亿美元,融资额约为5亿到10亿美元之间。大疆方面对此表示不予评论。

    若大疆本轮融资顺利完成,这将成为大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公开信息显示,此前,大疆曾在2015年进行过一轮融资,当时大疆的估值约为100亿美元。

    事实上,除了京东金融、大疆这类超级“独角兽”近期在资本运作上蠢蠢欲动以外,另有多家相对规模较小的“独角兽”公司也在近期传出了正在进行最新一轮融资或在近期完成了融资。

    3月8日,游戏直播平台斗鱼直播宣布获E轮融资,腾讯独家投资40亿元。3月22日,车和家对外宣布完成3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和首钢基金旗下新能源基金领投,老股东银泰集团、源码资本等机构跟投。值得注意的是,车和家成立两年半以来累计获得融资57.55亿元。

    人工智能“独角兽”依图科技也于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红杉、高瓴、高榕等前几轮投资方均有跟投,公司整体估值已经破150亿人民币。

    事实上,独角兽在一级市场的融资今年变得异常活跃,从今年年初至今,短短三个月时间中,多家独角兽企业完成融资,也有不少独角兽企业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估值明显水涨船高。

    大机构“出手”

    “从我们的接触来看,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认可度是在提高的,IPO政策的放宽对这些独角兽企业是直接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抬升‘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北京一家财务顾问机构合伙人称。

    但他并没觉得“独角兽”政策的出台让一级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追捧有明显的变化,“一级市场看项目的逻辑本身是没有发生变化的,还是基于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前景等公司自身成长性的维度,二级市场的退出情况会做一些考虑,但不确定性比较大;另外,市场对‘独角兽’公司的消化能力还是比较有限,普通机构没有能力拿下大的额度,企业也不一定能瞧得上,再加上市场上资金并没有想象中宽裕,因此,我认为一级市场对‘独角兽’的态度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态度变化。”

    他表示,BATJ等互联网巨头、大型的产业集团及金融机构才是当前投资“独角兽”企业的主力,而一些具有国有背景的投资平台也对这类项目非常关注。

   以腾讯、阿里为首的互联网巨头自然是投资“独角兽”的实力担当。在最近几个月时间里,腾讯已经相继投资入股了多家公司,除斗鱼外,腾讯还投资了另一家游戏直播公司虎牙数亿美元;二手车电商车好多宣布完成腾讯领投的8.18亿美元融资。

    而据了解,对这类“独角兽”企业的投资机会,还有一类投资机构非常有兴趣,这类投资机构并非是一级市场上主流的投资机构,有的也比较新,但为了获得能够证明自身投资能力的案子,所以对确定性强的‘独角兽’企业特别有兴趣,而且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这种公司的一级股东。

    而另一家PE机构投资人则担心,由于优质项目资源具有稀缺性,当前的政策利好会让这些企业的心态发生变化,更会待价而沽,从而影响整个一级市场的心态。

    当然,扎堆追求头部企业并不是一级市场近期才出现的状况,近两年来,整个资本市场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行业龙头公司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资金,甚至因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追捧,有的公司还会出现一二级市场估价倒挂的情形。“资金扎堆进入‘独角兽’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投资机构避险情绪的一种反映,它们的投资集中于行业领先的大企业,一方面是因为这类公司基本面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更多的资本抱团进入也提高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概率。”上述PE机构投资人称。

    “从我们最近在帮助融资的一家‘独角兽’企业融资的情况来看,有不少机构都有兴趣,但是除了大型的巨头兴趣浓厚又有能力外,能够一次消化几个亿额度的机构还是很少。”上述财务顾问机构合伙人称。

    全球知名风投调研机构CBInsights去年9月曾公布过一份全球科技创业公司“独角兽”榜单,涵盖了目前备受关注的各领域。榜单以10亿美元公司为考核基准,中国共有55家企业上榜。榜单中的中国“独角兽”公司从行业分布上看,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企业是产生独角兽企业最多的板块。其中包括滴滴出行、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和陆金所、拉卡拉等金融科技企业榜上有名。

    而根据CBInsights的测算,“独角兽”公司的整体投资回报率为7倍,而“独角兽”公司平均需要花费6年时间,至少需要9500万美元的融资来帮助自己成长。

    另一家VC投资机构总裁则表示,实际上一级市场的行业整体收益都在往下走,获得巨额回报的可能性在降低,希望能够从“独角兽”企业身上获得超额回报的,还是应该在这些公司的早期阶段,而并不是Pre-IPO阶段。

    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预示着阿里新零售战略在向本地生活服务的纵深拓展上获得重大突破,阿里系“实体店+饿了么店+口碑店”全线路布阵有望形成餐饮新零售闭环,并进一步向供应链改造延伸。

    饿了么董事长张旭豪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饿了么现在是近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上市不是目标,此次合并背后的资源和网络协同更值得关注,“在本地生活领域,这次的合并奠定了未来十年后的格局。”而在饿了么的资源协同助推下,估值已达80亿美元的口碑更有可能将独立IPO的目的地放在更接近用户的A股市场。

    物流协同迈出关键一步

    阿里巴巴和饿了么的合并并非简单的财务合并,饿了么将快速融入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生态圈。

    阿里巴巴强调,此次收购完成后,饿了么将进一步得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础设施、产品、技术、组织等方面的全力支持。由此带来的经营数据化水平大幅提升和供应链全面升级,对餐饮商家来说,则具有更深远的价值。

    对于阿里来说,95亿美元的收购价值如何体现?首先是物流。张旭豪表示,饿了么将作为阿里巴巴整个集团的30分钟基础性配送网络,帮助阿里巴巴淘宝、天猫、苏宁、盒马鲜生提供30分钟的上门服务,这是未来主要的布局和方向。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提出的“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的“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以及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两小时达”等服务,未来都有可能由饿了么的物流体系进行派送。

    组织架构上,收购完成后饿了么将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将出任饿了么董事长,并兼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负责战略决策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将出任饿了么CEO。

    阿里餐饮“新零售”形成闭环

    除了商超,餐饮被认为是“新零售”最有希望改造的垂直行业。

    口碑的餐饮新零售负责人杜晓明认为,餐饮行业正在进入“新零售时代”,餐饮产业的各个环节将被标准化,包括原材料采购、菜品研发、食物生产、供应链等。“未来,围绕消费者吃的需求,餐饮商家在阿里一个体系内就能实现线上、线下全打通。一家实体店、一家饿了么店、一家口碑店,这将成为餐饮商家的标配。”

    数据显示,饿了么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000个市县,平台入驻餐饮商家超过200万家。未来消费者在口碑、饿了么等平台的优惠券、会员卡也能打通。与此同时,饿了么与阿里各项业务的深度整合,尤其是零售通、菜鸟等资源的注入,餐饮商家将享受到优质得多的餐饮供应链服务,一改目前国内餐饮供应链品种复杂、交易环节多、供应商小而散的局面。

    张旭豪强调,饿了么未来不会和新口碑合并,但会协同工作。

    “饿了么进入阿里体系给自己打开了想象力,商家也很好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上海某餐饮连锁店负责人王旭东表示:“最近我也在考虑增加半成品零售的业务,赶赶新零售的风口。”

    阿里新零售独角兽“添翼”

    饿了么顶着独角兽的估值归于阿里麾下,被认为是更具“野心”的表现。“综合来看,我们发现资本已经不是在未来制胜的关键要素,仅仅是一个很基本的点。”张旭豪坦言,上市不是评价公司的关键,也不是饿了么关注的目标,“这次合并我们看重的不是未来有充足的资金,而是背后强大的资源网络和协同。我们手上有的牌比别人更多,在本地生活领域,这次的合并奠定了未来十年后的格局。”

    正如他所说,饿了么如今面临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去年10月,完成40亿美元融资的美团点评投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在合并百度外卖之后,如果仅靠独立发展,饿了么很难与美团点评抗衡,而投奔阿里麾下不失为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捷径。

    昨晚,美团点评发来“贺电”,称“感谢老朋友的多年相伴,欢迎新同学的如约到场”,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饿了么的地位。

    “饿了么与阿里旗下口碑、菜鸟等资源协同,将成为阿里新零售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而在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尽快实现盈利。”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反观阿里,除了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阿里新零售的独角兽很有可能花落口碑。

    饿了么被并入阿里体系,其逻辑如同此前同样被阿里巴巴收购的银泰商业,后者的CEO陈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么自己建一个垂直的闭环,要么成为一个大的闭环里的一部分,我们现在属于后者。”此次交易完成后,饿了么由此从一个垂直的外卖平台,变成了阿里巴巴综合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关键一环,而作为阿里系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口碑估值的攀升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月,口碑完成首轮11亿美元对外融资,引入银湖资本(Silver Lake)、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s)、云锋基金(Yunfeng Capital)、春华资本(Primavera Capital),当时的估值达到80亿美元,已经是“独角兽”级别。

    在“独角兽”概念炙手可热的当下,3月30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明确新经济试点企业可以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其中,针对创新企业在特定发展阶段高成长、高投入、实现盈利的周期较长等特点,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不再适用有关盈利及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发行条件。

    业界由此判断,在饿了么的资源协同助推下,估值已达80亿美元的口碑更有可能将独立IPO的目的地放在更接近用户的A股市场。

本文采编:CY324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