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千万到50亿上市,开心麻花大赚的背后全靠这位60后老男人
说起开心麻花,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那个贱兮兮的沈腾、大嗓门的马丽、傻乎乎的艾伦,还有那部笑到流泪的国产电影《夏洛特烦恼》。
2003年,沈腾和开心麻花还没有火遍大江南北时,赵本山也还在春晚跟范伟演着小品,那些年麻花的话剧只在北京有演出,他们在羊肉胡同找了个固定的演出场所叫地质礼堂,
当年,连同创始人、演员、工作人员,整个团队总共也只有7个人,他们一边彩排一边想尽各种办法动员观众来白看戏,甚至用大巴车去一批一批地接观众。
现在,开心麻花已经成为国内舞台剧领域最具市场号召力的民营机构,年收入上亿元。但是,谁能想到曾经开心麻花最冷清的一场演出,只卖出了7张门票。谁能想到开心麻花的创始人最初创建开心麻花只是玩票性质。
话剧第一股:从4300万到1.87亿元,从3亿到50亿
2015年开心麻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夏洛特烦恼」票房超14亿元,年底正式挂牌新三板。
2015年,开心麻花年度营收3.83亿,净利润1.31亿元。
2016年,开心麻花推出第二部电影「驴得水」(改编自同名话剧),上映后收获了不错的口碑,成本仅1000万的影片拿下1.73亿票房,收益达0.47,收益率达476%。
2015年12月29日,开心麻花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话剧第一股,中信建投作为上市主办券商。2016年1月,公司以2.40元/股的价格发行152.182万股,由公司董事长、实控人之一张晨认购,募资365万元;
2016年1月29日,开心麻花发布公告,拟以每股106元的价格发行284万股,预计募集金额不超过3亿元。
最终,公司发行284.1835万股,募资超3亿元,共引入11名新增投资者,开心麻花估值跃升至5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8月时,开心麻花估值仅为3亿元。
也就是说,开心麻花只用2年半的时间,就把估值飙涨近16倍。
60后刘洪涛,开心麻花总裁,戴着一副细框眼镜,在一个80后为主的喜剧团队里,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夏洛》上映前,常远说电影内容是“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都觉得简直精辟,刘洪涛却完全get不到笑点。
对于喜剧,刘洪涛算是外行人,1988年,刘洪涛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就顺利成章的跑到中国新闻社做起了记者。
上班时“踏踏实实做一个好记者”,下班就和爱好文学、电影的朋友们混在一起,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久而久之,刘洪涛的Team形成了独特的新闻风格,在视频网站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这时候,而立之年的刘洪涛,却想去体制外“找找乐”。
“对得起所有人了”,44岁的刘洪涛也没犹豫,就像老鹰放飞小鹰一样,将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成熟团队撒了手。这个老鹰觉得,后半辈子一定要活得开心,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2010年, 刘洪涛加入开心麻花,成为了总经理。
水涨船高,股东大有背景,高管身家过亿
已经熟知资本运作的开心麻花背后站着的也都是“大有来头”的人。
据了解,除去公司实控人张晨占有大部分股份外,公司拥有3位大股东,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2.53%)、开心兄弟(占股11.11%)、迪健商贸(8.89%)。其中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家机构。
如果按开心麻花股价每股106元计算,如今49岁的张震总持近25亿元价值的开心麻花股份,刘洪涛和遇凯持股也均价值3.86亿元和2.02亿元。3位董事身家均过亿
有底线:广告植入绝对不能伤剧情
海淀剧院里,观众看着开心麻花的贺岁剧《谁都不许笑》的婚礼一幕正笑得前仰后合,何子君忽然走下台,将雀巢的一款巧克力撒给观众。这是开心麻花最早的一个商业植入,这时整个团队就立下一个死规定:广告植入绝对不能伤剧情。婚礼的时候撒糖,本来就是个自然的事儿,观众既和演员做了互动、又吃到巧克力。
麻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客户,其实是诺基亚。有次演出,公关公司对整个剧场都进行了重新布置,所有的立柱上都包上了诺基亚的形象,所有的椅套、印刷品都重新制作。
开心麻花像开挂了一样迅速发展,散场了几百个观众一个都不走,那是常事儿。
「互联网+话剧」是话剧新蓝海「互联网+」的概念自提出之日起至今仍未降温,传统行业危机感加重的情形下纷纷拥抱互联网,期望借此东风。
互联网改变了话剧原有的传播方式,充分开放了介入话剧的可能性。
大家可以在任何一部电脑或手机上了解话剧史上的经典剧作、话剧艺术的经典理论。
这个变化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话剧行业内外的隔阂以及专业与业余的界限,并使更多年轻人以独立评论家或编剧的身份参与到话剧活动中来。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