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摩拜单车27亿美元出售后,ofo的命运似乎再没有太大的变数,包括滴滴和蚂蚁金服都曾经是传言中的买家。根据2018年7月底,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年报披露,截止2018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完成对ofo小黄车3.43亿美元(22.72亿人民币)投资,持有ofo大约12%的股权,以此计算,ofo小黄车当时的估值至少就是28亿美元。
关于滴滴收购ofo的流言一直不断,ofo创始人戴威表示还为时尚早,2018年8月22日,ofo最终‘卖身’滴滴的协议已达成,公司作价20亿美元左右。
ofo小黄车是源自北大校园的创业项目,用户可通过手机解锁自行车,享受随时随地有车骑的共享出行服务。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已在全球连接了超过100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超3200万,为全球20个国家超250座城市2亿用户提供了超60亿次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
2016年以来,ofo高调开展海外业务,ofo于2016年年底在新加坡正式探索“出海”,4月又在英国剑桥宣布试点,此后步伐不断加快。8月初,ofo获批在美国西雅图运营;8月21日,ofo正式进入牛津,并在硬件质量、运营管理、政府合作等方面得到了英国当地高度认可,成为获得Bikeplus协会认证的无桩共享单车企业。9月,ofo小黄车正式于日本东京投放车辆;10月2日进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10月10日,ofo小黄车进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12月7日,ofo宣布进入法国巴黎,完成了年底布局20个国家的计划。
但是在2018年转折般的迎来了一场大撤退。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而圣地亚哥的一个回收中心将以每辆3美元(约合人民币20.65元)的价格对ofo的单车进行收购。消息称,ofo将退出这一市场的原因归结于西雅图市此前新通过的法案,这将为公司的5000辆自行车增加25万美元的收费(每辆自行车50美元),以用来管理自行车共享许可证等需要。这一高昂费用是在美国各区域中最高的,使得ofo无法在此地继续运营。除了西雅图,ofo还宣布将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另外,根据媒体公开报道,ofo在印度、以色列、德国、西班牙、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也正在收缩甚至撤出。
2017年共享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共享经济成为爆火的名词,从2010年开始,随着Uber和Airbnb等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共享开始从偶然的、纯粹的、无偿的私人之间的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了商业模式创新主导的主观的、理性的、有偿的、商业的“共享经济”。在我国尤其在交通出行方面,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业态分别取得较好进展。2017年交通出行领域共享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10亿元,领域融资额达到1072亿元;参与人数4.8亿人,其中提供服务人数达到2115万人,平台员工约14万人。
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技术创新应用明显加速,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出亮点。
(一)共享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结构不断完善
初步估算,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
非金融共享领域(包括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等)市场交易额约为2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8%。金融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28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5.5%。我国共享经济结构继续改善,非金融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占总规模的比重从上年的37.6%上升到42.6%,而金融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占总规模的比重则从上年的62.4%下降到57.4%,下降了5个百分点。
领域市场交易额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126.6%、82.7%和70.6%。
从投融资市场情况看,初步估算,2017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2160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和知识技能领域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1072亿元、512亿元和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57.5%和33.8%。2017年全球规模最大的10笔风险投资中,有5笔投向中国企业。其中,单笔规模最大的是滴滴出行55亿美元的融资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移动支付、近场通信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应用,是共享经济爆发式发展的关键支撑条件。作为中国的原创性产品,共享单车是继网约车之后信息技术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又一重大应用创新,成为2017年度共享经济领域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享单车投放量超过2300万辆,注册用户接近4亿人,累计订单量超过115亿单,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的304个城市,先后有74家企业进入共享单车行业,融资额超过200亿元。
共享经济大数据
2017年全年,滴滴出行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为出租车司机链接了11亿次出行需求,每日定位轨迹数据70TB、处理数据4500TB、路径规划请求200多亿次,日均定位数据超过150亿次,推出了3000万个推荐上车点,全年节省司乘通话超过21亿次,对15分钟后的出行需求预测准确率超过85%。运满满汇聚了全国接近80%的公路干线重卡运力,平台上单车月行驶里程由9000公里提高到12000公里,平均找货时间由2.27天降低为0.38天,节省柴油费用1300亿元,减少碳排放量7000万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为应对潮汐效应带来的需求变化,ofo小黄车和摩拜分别推出了“奇点”和“魔方”大数据平台,采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用户出行需求,优化车辆调度,结合即时的地点、时间、单车数量等因素,使单车供给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美团“智能O2O实时调度系统”的应用,使得单均配送时长缩短至28分钟,准时率超过98%。相比过去,人均日配送单量增长46%,单均配送成本下降20%。
共享经济受到高度重视
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围绕市场准入、行业监管、营造发展环境等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该文件的出台表明,“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成为共享经济监管主基调,“放宽准入、底线思维”成为共享经济监管新要求,“多方参与、协同治理”成为共享经济监管大方向。随后重庆、浙江、天津、江苏、甘肃等地区也出台了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在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在线直播、互联网金融、网络餐饮、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近年来中央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
共享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预计未来五年,随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速,人们认知水平的明显提升,以及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我国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积极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直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量身定做监管制度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将加速推进。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