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沙特伊朗开打石油价格战与中国石油供需现状【图】

   作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沙特一直支持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重新实施制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出于意识形态或宗教方面的考虑,它也有纯粹的经济动机:伊朗出售的原油越少,市场从沙特购买的原油就越多。

    然而,伊朗并没有这么轻易放弃。毕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将会生效。标普全球普氏在最近一份对欧佩克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这场战争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沙特降低了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客户的石油价格。伊朗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并表示如果其他产油国威胁到其市场份额,它准备做更多的事情。事实上,来自政府和军方高级官员的声明表明,伊朗已经准备好了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目前欧佩克内部的裂痕正在加深,而且可能进一步加深,因为沙特和伊朗极不可能放下武器,即使这意味着将价格降至令人不安的低水平。沙特可以提高产量。普氏能源表示,沙特拥有欧佩克总闲置产能的最大份额。伊朗并没有真正的能力这么做,因为随着11月4日制裁措施的临近,出口已经在下降,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然而,伊朗已经明确表示,它不会停止出口石油,而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停止购买石油。

    意料之中的是,中国和印度正逐渐成为沙特和伊朗原油的战场。尽管印度已表示将努力遵守美国的制裁,但中国的说法恰恰相反。因此,印度可以增加沙特的石油进口,但中国是否会这样做将取决于价格。

    2017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60万桶/日,连续第二年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69万桶/日)和利比亚(44万桶/日)增产最多,沙特阿拉伯(-45万桶/日)和委内瑞拉(-28万桶/日)减产最多

    2017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下降5亿桶(-0.03%)至1.697万亿桶,按照2017年产量水平,这足够满足世界50.2年的产量。委内瑞拉增长的储量(增加14亿桶)不足以抵消加拿大的减少(-16亿桶)和一些其他非欧佩克国家的轻幅下降。欧佩克国家现在掌握71.8%的全球探明储量。

    201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8%,即170万桶/日,连续第三年超过十年平均增速(1.2%)。中国(50万桶/日)和美国(19万桶/日)贡献了最多的增量

    受油田后备资源接替不足、计划性减产及寒潮天气等因素影响,原油生产持续下降,2017年我国原油产量1.92亿吨,同比下降4.10%。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石油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油气的高质量供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能源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抓住能源供需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替代能源发展将成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

本文采编:CY237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