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期待为“史上最强”的暑期档,展现出了它强大实力的一面,《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在7、8月各领风骚。
暑期档也有残酷的一面,6月1日~8月25日,近3个月的暑期档里有128部影片上映,平均每个周末上映近10部影片,每周有两部能在激烈厮杀中脱颖而出的就算不错了。这128部影片中,有的是“炮灰”;有的“市场一日游”;还有的是倾尽全力但错判市场而遗憾离场。
不过,失望和遗憾本就是电影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今年暑期档总体向好。截至8月25日,2018年暑期档票房为163.46亿元,提前6天超越2017暑期档,这也预示着全年市场表现的稳中有升。
近7年来,暑期档的表现总体呈稳步上升状。2012~2017年,暑期档3个月的票房都占到全年总票房的30%左右。
而2016年的暑期档影片整体水平明显偏弱,导致该年票房不佳,全年增速放缓。也就是在那一年,电影“拐点论”甚嚣尘上。2017年,暑期档因为《战狼2》的横空出世,接连打破票房纪录,最终斩获56.8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影史上的票房总冠军,整个2017年的暑期档总票房也凭《战狼2》的一己之力大幅提升。
今年,市场上纵然没有出现《战狼2》体量的影片,但总体上暑期档票房还是优于去年。按照猫眼专业版的统计,截至2018年8月25日,暑期档累计票房达到163.46亿元,提前6天超越2017年暑期档,创造暑期档总票房新纪录。
此外,今年暑期档票房前五名的影片中,分别有剧情片的《我不是药神》,喜剧片的《西虹市首富》,以及表现尚可的中美合拍片《巨齿鲨》,影片类型整体呈现多元化。
《我不是药神》目前豆瓣评分为9.0分,成为2016年来华语电影评分之最,该片也是暑期档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大赢家。《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的评分则分别为6.7分、7.3分。可见,今年暑期档总体上票房和口碑成正比,佳片被市场认可。
近3个月的暑期档有128部影片上映,平均每个周末上映近10部影片。头部影片和腰部影片的票房差距逐渐拉大。《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动物世界》《邪不压正》等大制作影片都未能收获预期票房。
《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分别约31亿元和约25亿元的票房,大幅甩开处于第二梯队的《侏罗纪世纪2》(约17亿元)《一出好戏》(约12.7亿元)《巨齿鲨》(约9.7亿元);《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邪不压正》《动物世界》等影片的票房则集中在4.8亿至6亿元之间,为第三梯队。其中第三梯队的这几部国产影片均为大公司、大制作、大期待,最终市场表现与片方心理预期相距甚远。
纵使整个档期有128部影片上映,但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5部影片就抢占了总体票房的近58%,头部效应非常明显。
虽然暑期档经历了一番血肉厮杀,但是也有22部影片在正式上映前或上映后,选择了改档或撤档。
虽然改档这种做法历来有之,但是今年暑期档的改档数还是创了历史之最。
改档分为两种:主动和被动。高军认为:“主动撤档的影片都有一线生机,如《芳华》,改档后喜提14亿元票房,但被动的改档,则往往会死得更惨,比如《阿修罗》。《阿修罗》是今年暑期档的第二朵奇葩。
《阿修罗》的制作经历,这部影片是瞄着“中国电影工业化标杆”去的,特效不惜成本、希望在技术上达到许多个中国电影的由零到一。但问题是中国观众早就看惯了好莱坞的那一套,除非是以前闻所未闻的全球首个创意技术,否则观众不会为“中国第一个技术使用”而买单。
“当初在制作过程中,我说这部电影这么拍的话,将创造中国电影投资的亏损之最,结果是一语成谶,7亿元的投资只有4000多万元的票房,他们撤档了。什么时候择期再映?遥遥无期,也许不可能再上了,因为再上会比这4000万元还惨,只能以这种‘没有结果的结果’的方式黯然离场。”一位业内资深大佬透露。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