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中国智能手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过去,中国被认为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今天,中国手机企业正在改变全球品牌格局,即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转变。对于全球手机市场来说,这种转变会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反熵”运动。
华为的企业文化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反熵”。“熵”指的是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一个封闭系统内的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和混沌的,在这个过程中,熵不断增加,这就是“熵增定律”。熵增的终极状态就是“热寂”,在一个热寂的系统里,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智能手机更迭变换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更迭速度之快空前,曾经叱咤风云的诺基亚实力衰落,摩托罗拉被收购,LG退出中国市场,而一阵风之后,中国手机品牌迅速崛起,华为、荣耀手机、vivo、小米、OPPO逐渐成为手机主流品牌,与国外手机品牌相互竞争。
在前几年,三星和苹果一直是安卓与iOS两大阵营的龙头,但近几年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却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三星的销量在中国未能排至前五,更多地依赖零部件供给;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在2018的第二季度跌破10%。
近几年,中国品牌抓住了时机,加强了在产品上的创新能力,尊重用户体验,成功地动摇了三星苹果的国内市场。
中国智能手机走向世界
未来中国智能手机的全球化征程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手机品牌在快速攻占了东南亚市场后,选择欧洲作为下一个集结地。在欧洲,荣耀手机、小米等品牌相继推广高中低端的“全明星”产品线,得到了认同。
荣耀手机更是主打年轻人市场,代表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进行创新投入,提升品牌全球化影响力,很快就在欧洲市场成为后起之秀,冲击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据旭日大数据显示,荣耀手机全球增速第一,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荣耀手机在中国市场增速也是第一。
现在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机制造商中,除了苹果和三星以外,中国的手机品牌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过去四五年,我们看到的一个景象是:中国的很多智能手机在非洲、拉美国家都得到了普及发展。
2018年以来,一些主流手机品牌像华为、荣耀手机开始进入欧美市场。此时,这些品牌已经告别了传统意义的中国制造,不再靠成本、规模优势获得市场,而是在主流市场通过品牌、审美、服务能力等方式来获得市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喜欢。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是一个“熵增”系统
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事物,本质上,它成长壮大的过程,其实都是反熵的,都是“逆势”生长的。对一个行业来说,亦是如此。
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熵增”系统,是一个存量竞争的血海市场,一家品牌丢掉的份额会被另外一家吃掉,没有多余的增量市场空间去开拓,这样的封闭系统急需产生“负熵”。
此时,中国手机品牌就如同被引入一个封闭系统的新生力量,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创新能力正在改变全球市场格局。比如在俄罗斯市场,荣耀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苹果手机位居第二,华为手机整体更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苹果和三星位列第一。
5G技术将为目前“熵增”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新变量。随着手机上网速度更快,上网价格更低,覆盖范围更广,更多的设备将接入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将因此崛起,并带来大换机潮,全球手机行业势必进入一个新的需求爆发期。对手机厂商而言,这也是一个决定能否拿到未来入场券的新的机会窗口。
华为获得5G许可证
2018年4月,华为的5G NR(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NR,以下简称5G)产品顺利通过欧盟专业认证机构TüV 南德意志集团的认证核查,获得全球第一张5G产品CE-TEC(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证书。此证书的获取,表明华为5G产品正式获得市场商用许可,向5G规模商用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过去8年,华为斥数十亿美元巨资,华为就启动5G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6亿美元,在全球已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参与5G研究专家达数千人。现终成为5G开发的引领者。有消息表示,华为的5G手机将会在2019年3月份试产,估计月产量在30W左右。
在手机领域,未来几年有可能出现一个景象: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在经历了二十年发展以后,开始由制造能力的输出迭代到品牌能力的输出,这一迈步还是令人兴奋的,而且中国品牌还是很有机会的。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