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8月29日电中国政府早前宣布,为了解决国内的污染问题,自今年1月起开始全面禁止从国外进口24种“洋垃圾”,此举让西方国家有点慌。不过,这些“洋垃圾”去哪了?台湾《联合报》等媒体29日报道称,自中国大陆禁令生效7个月来,包括从五大洲共86国的废纸与废塑料涌入了台湾地区。据了解,截至目前,4万个货柜的“洋垃圾”流向台湾,已有逾百万吨。
外交部曾回应指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大举措。这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
全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会以垃圾的形式流入中国,其中包括废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它们大多产自中国,在世界各地完成使命后,最终“叶落归根”。由于联合国禁止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大多数电子垃圾竟然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中国的,在经过内地一些不正规的小作坊分类处理后,这些电子垃圾有的被出售,有的被分解,有的被掩埋。
2017年,获得资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拆解处理(未经审核)首批目录产品约7900万台,总处理重量约170.25万吨。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算,2017年,处理企业共回收铁37.2万吨、铜4.3万吨、铝8.1万吨、塑料40.5万吨。
2013-2017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基金的征收金额在25亿元左右,在2015和2016年对企业拨付金额合计101.1亿元,2017年是基金制度实施的第5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给处理企业带来利好。
电子垃圾处理是通过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实现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的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经济价值的实现、先进技术的应用、产业政策的扶持和产业空间的布局是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产业空间方面,我国电子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巨大,国家通过规划和建设新兴产业的工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人力资本等方面的集中,形成产业群;我国电子废弃物的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常规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技术相对成熟,在经济价值、先进技术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国家积极推行鼓励资源循环再生的政策,这些充分说明了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国家的支持下,既有良好的产业空间,又有强大的发展动力,我国电子废弃物产业势必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也会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我国处理电子废弃物的企业分布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和物资回收行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完善和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产业将进入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电子垃圾处理体系设将会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例如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维修企业、处理企业等将进入回收行业,建立多元化的电子垃圾处理体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