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近日表示,尽管可能对利润造成冲击,但该公司还是计划将更多精力放到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业务上,降低对汽车业务的关注度。
该公司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表示,这种个人交通模式更适合城市内部使用。他还预计未来的用户可能会增加短途出行频率。“在高峰时段,用一吨多的金属拉着一个人穿过10个街区是非常低效的。”他对《金融时报》说。
“从短期的财务影响来看,这或许对我们没有好处,但从长期战略来看,我们认为这确实是我们应该发展的方向。”
Uber去年投资了很多自行车公司。其Jump电动自行车业务目前已经在纽约和华盛顿等8座美国城市推出,很快还将在柏林推出。
他们还与电动滑板车公司Lime展开合作,并在其他地区达成公交和货运协议。
科斯罗萨西承认,Uber通过共享单车获得的收益低于相同行程的网约车,但他们却认为,随着用户借助应用完成的短途出行频率增加,这种差距可以得到弥补。
“我们愿意牺牲短期的单位经济利益,换取长期互动性提高。”他说。他还承认,Uber司机可能会因为这项计划受损,但从长期来看,司机会受益于利润更加可观的长途出行订单。Uber去年亏损45亿美元,目前因为要筹备上市而面临提升财务业绩的压力。
该公司通过网约车业务获得的营收正在增加,但为了进军共享单车和外卖等新领域而投入的成本同样在增长,导致其亏损大幅加快。监管压力也在部分市场对其增长构成威胁。纽约市本月就准备对新发放的网约车牌照数量设置临时上限,以解决拥堵问题。伦敦也曾表示将施加类似的限制。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共享经济在我国已经有较快的发展,从共享单车的膜拜、OFO到滴滴顺风车以及街电充电宝等一系列模式都在我国扎根落地。
在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非金融共享领域交易额为2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8%。
非金融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占总规模的比重从上年的37.6%上升到42.6%,提高了5个百分点;金融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占总规模的比重从上年的62.4%下降到57.4%,下降了5个百分点。
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约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1万人,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7%,意味着城镇每100个新增就业人员中,就有约10人是共享经济企业新雇用员工。
我国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7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
我国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和知识技能领域融资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1072亿元、512亿元和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57.5%和33.8%。
全球22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中国企业60家,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经济属性的中国企业31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51.7%。2017年新进入该榜单的中国企业有17家。
我国共享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结构继续改善。共享经济拉动就业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共享经济在解决产能过剩行业工人再就业以及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对去产能和脱贫攻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共享经济是最活跃的新动能,集中体现了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依托转型发展的强大需求、网民大国红利、节俭的文化以及成功的实践,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缩影。
制造业产能共享悄然崛起,运营模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我国制造业产能共享市场交易额约为4120亿元,较上年增长25%,平台上提供服务的企业数超过20万家。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驱动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引领共享经济创新发展,在优化产品服务、保障交易安全以及智能化辅助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
领先企业生态化扩张步伐加快。平台企业积极利用掌握的数据优势、技术优势、用户资源,通过与用户、金融机构、政府、高校及其他企业等不同主体的协同互动,积极推动横向业务拓展以及跨领域合作。
政策创新积极推进。“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成为共享经济发展主基调,“放宽准入、底线思维”成为监管新要求,“多方参与、协同治理”成为监管大方向。
中国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者和引领者。共享经济是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在改变全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市场规模、创新应用、国际影响力以及制度创新探索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