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中国的银行们为何要与支付宝腾讯合作—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图】

    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CNBC报道,另一个显示中国科技巨头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迹象是,许多中国本土银行正在寻求这些公司的帮助,而不是在内部建立自己的服务。

    并不是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银行有被取而代之或被颠覆的风险。穆迪的北京金融机构集团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尼古拉斯·朱(Nicholas Zhu)表示,它们面临着与金融科技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的压力,它们需要这么做来击败与其竞争的银行。

    在中国,投资选择欠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高度普及,家庭财富迅速增长,共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金融服务环境。

    当地的银行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组成。它们历来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放贷,因为与社会上缺乏全面信用记录的消费者相比,国有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

    如今,得益于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国的科技公司拥有大量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向个人放贷的风险。一些公司已经在利用这些信息拓展到信贷业务。不过,随着政府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银行也希望接触到更多的零售客户,科技公司和银行之间正越来越多地展开合作。

    据穆迪金融机构集团副总裁兼分析师David Yin称,过去两到三年,中国几乎所有的中型商业银行都与三大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签署了商业合作协议。

    这与美国银行专注于自行从内部开发技术形成了鲜明对比。摩根大通本周将向其4700多万移动用户或在线用户提供免费交易服务。其在美国处于领先的免费交易应用Robinhood拥有超过500万用户。

    “整合客户的整个金融生活,从他们的信用卡/借记卡到抵押贷款和(现在的)投资,让金融机构有机会收集到全面的数据来更好地展开业务。”DataTrek Research联合创始人尼古拉斯·克拉斯(Nicholas Colas)在一份有关摩根大通即将推出的产品的报告中指出。

    中国的流行移动支付应用已经拥有了大量像那样的数据。这要归功于它们推行的各种促销活动和便利措施,这些动作帮助移动支付成为中国日常商业活动的重要支付手段。

    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用户数量已经增长至至少5.2亿。应用开发者服务公司Aurora mobile的数据显示,支付宝已经覆盖了中国超过51%的手机用户。相比之下,数据显示,中国三大银行的应用程序渗透率只有7%至11%左右。

    在用户基础上,蚂蚁金服和腾讯均已建立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余额宝在短短4年内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该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1.4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130亿美元)左右。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对单支基金规模过于庞大的担忧,余额宝还推出了其他的货币市场基金。与此同时,据支付宝称,在其名为“蚂蚁财富”的专门应用上,有4000多种理财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

    蚂蚁金服CEO助理毛军华表示,公司可以根据数据预测客户的赎回行为。他补充称,在蚂蚁财富推出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投资推荐功能以后,余额宝用户购买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的人数增加了70%。

    蚂蚁金服的发言人表示,公司预计,未来3至5年,技术服务费将成为其业务的一个关键支柱。过去几个月,该公司已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和光大银行等数家中资银行展开了合作。

    记者未能联系到这几家银行置评,但它们在最新的年报中确实讨论到了其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例如,华夏银行在其2017年年报中指出,它“与腾讯集团、京东金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尽管如此,这些银行可能还是无法完全免受来自科技公司的竞争的影响: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网络贷款均有投资布局。与此同时,一些金融公司实际上正在成功地创建自己的技术:平安保险公司表示,其旗下金融科技服务公司金融壹账通(OneConnect)与441家银行有合作关系,已为中国近89%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过服务。

    对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来说,应对政府监管仍然是一项挑战。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已经形成智能手机使用习惯的中国消费者仍将是重要的业务增长驱动力。

    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的前东京高管、夏威夷大学商学院讲师本·比斯特龙(Ben Bystrom)指出,由于在移动支付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将会变成“非常强大的金融机构。”他说,从全球角度来看,这些中国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客户需求基础;软件编程技术的不断革新, 电信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及我国互联网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更新和日益普及, 为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直接催化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速度。而移动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丰富了支付场景。2017年中国155万亿元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中,银行卡收单规模已降至18%,互联网支付比例从2013年的32%降至17%,而移动支付占比从2013年7.2%提升至2017年64%,且未来三年有望进一步取代银行卡收单。中国、香港和韩国是全球前三大移动支付市场,亚太地区移动支付渗透率为53%,而北美和欧洲分别为33%和35%。2016年,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1。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2,年增长率为31.2%,预计2019年移动支付使用人数将增至7亿。

    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了109万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208.72%。整个市场规模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支付宝和财付通双寡头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支付宝在2017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基本稳定在54%,遥遥领先第二名财付通十多个百分点。同时支付宝对商户收取的平均费率只有0.6%,而对标公司PayPal收取的平均费率约为3%,相比之下支付宝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用户对支付宝使用习惯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增长,支付业务的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

本文采编:CY321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